“与火共舞”的熔炼工人:“火眼金睛”精准判断炉温

来源: 学习网
2024-06-18 19:10:09

  中新网兰州6月17日电 (王牧雨 田鹏鹤)走进熔炼车间,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机器的轰鸣声,铁锤的敲击声,高温、粉尘和噪音,这些都是甘肃省劳模张晓平的工作日常。而他在同事们的口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外号“行走的测量仪”。

  由于炉内高热高压,一般的测量仪无法放入,张晓平靠观察火焰颜色从而确定大概炉温,和仪器测量的几乎无误。这一绝技来自他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2000年,张晓平从白银公司技校毕业后,便投身白银集团第三冶炼厂熔炼车间生产一线,一眨眼就是24年。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甘肃省白银市,该市因矿得名,因企设市,曾创造了铜硫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业绩,被誉为“中国铜城”。

  第三冶炼厂是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体生产单位,熔炼车间是厂里的主要生产车间。2000年,20岁出头的张晓平便被分配到该车间工作。“那个时候在夏天,每次进车间的一瞬间衣服就湿透了,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张晓平回忆道。

  有一年大年三十,张晓平和家人约好吃团圆饭,但因为加班,直到第二天才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高强度的劳动和“连轴转”的工作节奏曾让这个年轻人在心中打起了“退堂鼓”。

  “那时候车间老师傅就跟我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张晓平说,正是前辈们的话,让他决定在熔炼车间继续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也“炼”就了自己的不平凡。

  2008年,张晓平担任车间调度室调度长,为完成好熔炼车间承担着的年产10万吨粗铅锌任务,他积极摸索生产原料变化与生产的风量、料线、冷凝分离系统温度的匹配度,总结凝练出了鼓风炉生产最佳的风量、碳锌比、炉温,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产能和效益。

  张晓平还与同事们共同钻研,开发出一套先进的操作方法,让鼓风炉的使用寿命从原来的不到10个月提高到24个月。同时他还积极主导和参与了20多项技术创新和攻关项目,为第三冶炼厂技术创新乃至全国铅锌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张晓平荣获甘肃省劳动模范称号。

  如今的张晓平,虽身披“光环”,仍扎根一线,思索着新的效益点和 创新之路,用行动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完)

  2023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满一周年。

点亮过李白的“月”,

  据海关人士介绍,此次查获的SIM卡无需进行相关实名认证,一旦流入市场,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来逃避我国电信管理、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目前,该批次快件涉嫌伪瞒报,已移交相关部门作进一步处置。

  春节期间,浙江全省累计开展特色文化和旅游活动9834场次,参加人数达413.95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66.88%。“围炉煮茶”“乡村村晚”“年货市集”等重拾烟火味的传统文化旅游项目,成为新的旅游增长点。(完)

  “在外奔波了一年,需要与家人分享一壶茶的时间。”在长沙市民杨小姐看来,围炉煮茶的重点不在于吃喝,而在于让亲友在寒冬围坐一起,共享温暖时光。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沈阳1月28日电 (李晛)2023年春节,异彩纷呈的市集庙会成为众多市民首选“春节打卡地”,在庙会上赏璀璨花灯、品特色美食、观精彩演出……

郑惠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