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5月非农就业:多年来最诡异的一次?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09 08:51:37

  5月非农报告,出现了近年来最诡异的一幕。

  官方周五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意外增加了27.2万个就业岗位,比共识预期的18万个高出50%,比华尔街最高预期高出1.4万个。更惊人的是,这个数字比预估值高出4个标准差,创下过去一年最高纪录。时薪数据也意外增长,同环比均高于预期。

  但与此同时,失业率却意外地从3.9% 上升到 4.0%,为两年来最高水平。

  新增就业大超预期,为何失业率不降反升?

  正如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这与企业调查和家庭调查之间的巨大差异有关,前者激增27.2万人,而后者则大幅下降了40.8万人!

  企业调查和家庭调查是美国衡量就业市场状况的两个主要调查。过去一年来,企业调查数据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家庭调查数据停滞不前,目前水平已回落至去年夏天的水平。

  现在这两个调查之间的差异达到了900万,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差距。

  表面 增加27.2万,实际可能不到10万人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的27.2万新增就业人数中,存在多少水分?

  有人发现,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所有就业岗位中,有23.1万个来自“出生/死亡调整”(Birth/Death adjustment)模型,也就是根据新企业成立的估算值。这部分工作岗位实际上并没有被统计,而是被假定存在并直接计入电子表格中。

  也就是说,这23.1万个就业岗位只是统计局基于模型假设“凭空创造”出来的,用以调整就业总人数。

  知名分析师Anna Wong指出,“出生/死亡调整”模型已经跟不上现实情况了,当前就业增长的实际速度可能不到每月10万人。她认为,失业率数据目前更能反映就业市场的真实状况。

  自去年4月以来,出生-死亡模型已经增加了190万个就业岗位,占同期所有新增就业人数的56%。这意味着,过去一年中超过一半的“就业增长”来自该模型。

  一半新增就业来自非法移民?

  从表面上看,过去一年的新增就业是绝对亮眼的,彰显了就业市场的强劲势头,然而,深入分析其结构,新增岗位的质量却令人担忧。

  过去一年,美国全职工作岗位同比减少了120万个,取而代之的是150万个兼职岗位。

  仅在5月份一个月内,就有62.5万个全职工作岗位消失,兼职岗位增加了28.6万个。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5月份,美国本土劳动力人数大幅下降了66.3万,总数降至1.30445亿,移民数量却激增了41.4万。

  时间线拉长到过去4年,所有新增就业岗位都由移民承担,而本土工人的就业岗位自2019年12月以来一直在减少。

  过去一年的情况更加糟糕:本土工人流失了66.8万个工作岗位,而移民却增加了93.4万个工作岗位。

  移民新增岗位很可能来自非法移民,过去三年里,大量非法移民涌入美国边境。

  也就是说,美国的就业增长主要由非法移民推动,而本土劳动力市场正在不断萎缩。

  非农报告公布之前,渣打银行发布报告称,如果排除这些非法移民工人,非农就业在24财年每月的增量可能在12.5万左右,美国就业市场远远不会像今天看起来这么强劲。如果美联储充分理解了非法移民对非农就业的影响,那么每月23.1万的非农增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而且,由于这些非法移民的工资通常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因此虽然在过去的一年里,有数百万非法移民被雇用,但美国的通货膨胀并没有飙升。

  本文转载自华尔街见闻,作者:卜淑情

责任编辑:郭明煜

  (1)制定实施充换电设施发展规划,形成全市车站相随、场景互补、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车用新能源补给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

  乌克兰从去年5月停止接受通过索赫拉尼夫卡计量站向欧洲输送俄天然气,理由是它在俄罗斯军队控制之下,因此苏贾计量站成为俄罗斯经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唯一入口。

  7天票房67.58亿元,同比增长11.89%;观影人次1.29亿,同比增长13.16%。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成为中国影史总票房第二的春节档。类型多样、质量上乘、口碑良好、话题爆棚,春节档引发观影热潮,展现出我国电影市场的强势复苏。

  陈操说,根据监测数据显示,本轮疫情主要还是以BA.5.2、BF.7为主要流行株,目前没有监测到其他优势病毒株。春节假期期间,收到全国各省上报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1421条,经过分析发现有11个进化分支,仍旧以BA.5.2、BF.7为主,没有发现新的变异株输入。

  田浩江是首位与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长达20年的华人歌唱家,曾在40多个世界顶级歌剧院参演过1400多场歌剧,与帕瓦罗蒂、多明戈等有过多次合作,先后获丹佛大学终身成就奖、获曼哈顿音乐学院荣誉博士。田浩江认为,歌唱有一种力量,能潜移默化起到沟通的作用。不同文化应加强交流融合,这样世界才更充满希望。

  私募的更名,也和监管的政策和导向有关。2021年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其中对私募基金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做出明确规定,要求私募在名称中标明“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字样,同时对公司经营范围也提出了全新要求。

杜家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