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兴起“文博热” 引领文旅新风尚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5-19 13:29:04

  中新社南宁5月19日电 题:年轻人兴起“文博热” 引领文旅新风尚

  中新社记者 黄艳 梅

  逛国潮集市,欣赏开笔礼、汉服汉礼展演,参加“孔子密码”研学探索,体验中式插花、国风游艺项目……18日,来自湖北的“00后”游客沈佳佳在广西南宁孔庙博物馆体验了一场沉浸式国风古韵文化之旅。

  “今天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我特地来博物馆‘打卡’,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沈佳佳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南宁孔庙博物馆是一所利用文物建筑设立的、融儒学文化和建筑艺术为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当日,该博物馆通过行进式演出,融合音乐、舞蹈、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让民众在沉浸式互动中对话历史、感悟艺术。

  点茶是古代饮茶的一种方法,是中国茶道的代表之一。列具、炙茶、碾茶、罗茶……南宁“95后”茶艺师周海莹身着宋代服饰在活动现场向游客展示点茶技艺,杯盏中一幅幅水丹青跃然茶面。

  在汉服雅集展示中,广夏荟汉服文化团队成员苏汉忠与伙伴们通过朝代变装秀、书画赏析、乐器演奏、舞蹈表演等,展现服饰、书画、音律之魅力,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当日,约有2000名游客走进南宁孔庙博物馆,馆内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在各活动项目点“打卡”拍照。

  “走进博物馆,能够让我们穿越漫长历史,认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南宁市翡翠园学校六年级学生覃靖洋说。

  时下,广西“文博热”持续升温。当地博物馆不断丰富研学项目、创新互动方式、开发文创产品。

  “我对具有‘文化味儿’的文博游有着浓厚兴趣。”南宁大学生朱琳说,近年来,她利用假期去了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敦煌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各地丰富多彩的展览让她增长了见识。(完)

  2022年10月,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竣工投运,填补广西“空铁联运”空白;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二跑道)宣布全面开工,有助南宁机场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我希望大家都会意识到咱们中国的一些社会文化资源,对很多外国人来说,我不需要带他去看一个假的、包装好的东西,就是体验中国纯粹的文化,对他们也非常有吸引力,而且我觉得这个就是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林登说。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日电 (记者 李晓喻)截至2023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已满一周年。在世界经济前景整体黯淡背景下,RCEP成为难得的一抹亮色。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有特色。近年来,头屯河农场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鼓励传统农业从生产型向生态型、休闲观光型和旅游度假型转变。投资3000万元建成占地500亩的设施农业基地,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培育温室92座,涵盖多肉、花卉、绿植等1400余个品种,着力打造集花卉培育、种植、观赏、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花卉“彩云之乡”。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多地务工返乡客流提前启动,赣闽两省至陕西方向务工返乡客流同比增长236%。恢复开行厦门北至重庆西图定列车,让在福建的务工人员顺利踏上返乡旅途。

  在余杭,良渚文化是金名片,更是认同感与自豪感所在。从前期开展专题调研,到如今正式提出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余杭的落子也在当地激发了广泛讨论,为其后续执行推进集聚起智慧与合力。

许秀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