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危机持续发酵 “一箱难求”再度上演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03 14:05:38

胡塞武装在红海袭击商船的经济影响正在扩大。

随着船只绕过非洲好望角,航行日程难以预测的船只堵塞了亚洲主要港口,导致一些地方空箱短缺,另一些地方集装箱堆积如山。运往美国和欧洲的货物运输时间越来越长,运费也不断上涨。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美国对商品的强劲需求。但最新一轮贸易动荡很大程度上源于红海改道。总部位于哥本哈根的海事数据和咨询公司Sea-Intelligence最近计算出,改道使从亚洲到地中海的平均最短运输时间增加了近40%,到北欧的平均最短运输时间增加了15%。

船只绕行正加剧新加坡等港口的拥堵。阿联酋的杰贝阿里港也面临拥堵问题,因为它靠近红海,而且它是通过迪拜的海运和空运货物的主要转运中心。

全球主要港口面临拥堵问题

作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的所在地,新加坡上周发表了一份声明称,自2024年初以来,新加坡的入境集装箱数量大幅增加,导致今年1月至4月的集装箱数量同比增长8.8%。新加坡港务局表示,一些船只的等待时间为两到三天。

Linerlytica集装箱市场分析师 Tan Hua Joo表示,“由于非预定船舶抵达数量增加,且码头利用率过高,预计情况将会恶化。”

随着船舶停泊时间增加,航程也延长,为这些服务付费的供应链经理不得不提前下订单。Sea-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集装箱船的准点率已降至52%左右,与2022年初疫情期间约30%的低点相比,去年的改善幅度已大幅收窄。

集装箱船的准点率正在下降

从中国运往欧洲和美国东海岸的货物运输时间特别长,因为这些航线上的大多数船只都避开了苏伊士运河这条捷径。

运输天数仍在增加

在需求方面,美国强劲需求正在加剧运力紧张,今年前四个月洛杉矶港的进口量就显示出这一点。美国最繁忙港口5月份的初步数据显示,这一势头仍在继续——过去四周中有三周的吞吐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经由洛杉矶港的进口强劲

供需失衡至少发生在7月至9月航运旺季前一个月。那时零售商会为返校销售和年终假期备货,并向亚洲供应商下大笔订单。目前还没有达到疫情级别的恐慌程度,但一些分析师表示,在地缘政治风险和关税威胁如此普遍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可能会自行加剧。

集装箱短期价格上涨

Vespucci Maritime创始人、航运分析师Lars Jensen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船运公司提前进入旺季,造成了运力短缺和运费上涨,这导致其他船运公司也加入其中。”他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正在制造他们希望避免的危机”。

现货运费因此大幅上涨。

随着需求的增加,成本更高的运输方式——航空 货运——也对特定航线产生了影响。物流技术公司Flexport Inc.的高级主管兼EMEA地区海运业务负责人Trine Nielsen表示,这表明一些货主“预计高峰期将持续更长时间”。

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WorldACD的产品开发总监Rogier Blocq表示,从波斯湾和南亚到欧洲的航空货运价格5月份同比上涨了近80%。这在同期全球平均价格增长约3%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

波斯湾和南亚地区的航空货运价格大幅上涨

全球第五大集装箱运输公司赫伯罗特的首席执行官Rolf Habben Jansen表示,这个相互关联的系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平衡还不得而知。

他表示:“如果红海局势没有改善,这种情况可能还会持续几个月。”

责任编辑:于健 SF069

  三是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征求意见稿》新增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要求,重点规定了股权管理、“三会一层”、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消费者权益保护、内外部审计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监管要求,加强具有汽车金融公司特色的公司治理建设。

  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12月2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2月25日,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8.1万张,即12.8张/10万人。“目前来看,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焦雅辉当天表示,“目前正在经历重症救治高峰的省份,重症床位的资源已经接近临界值,需要进一步来扩充重症床位的资源,或者是加快重症床位的周转。”

  后来,医院从其他科室抽调来3名护士支援,但由于ICU救治经历不足,他们只能与其他护士搭班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呼吸机、吸痰、循环监测,她们都还不熟悉。”李刚觉得,ICU护理并不是谁都能干,除非呼吸科ICU的医护前来支援,但由于急诊重症病人接诊压力大,呼吸科ICU的医护人员在急诊支援。

  “与专业的呼吸科治疗,质量上可能有一定的区别。”冯晓梅告诉记者,“这种紧急情况下,也不需要考虑太多问题,总归我们是医生,经过一些培训,能完成一些基础性的治疗,总比他(病人)在大街上等着要好吧,或者比村里要好吧。”

  “我们现在就不考虑(床位)应该扩充到多少,而是到底哪间屋子里边能放张床,有氧气。”冯晓梅告诉记者,“有地方,有人员,有氧气,有基本的输液能力,那就收病人。”一些科室病床摆满后,再扩充的病床只能加在楼道里。

  一天中,除了睡觉,他几乎没时间闲下来,走得快或说话快时,都喘得厉害。智能手表上的监测显示,近来他的睡眠时间保持在5小时左右,夜里也常被科室里的电话叫醒,之后就再也睡不着。即便是坐下来时,整个人也疲惫不堪,但还在硬扛。

赵彦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