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西安):十周年 正青春

来源: 大河网
2024-06-22 03:08:00

  中新网西安11月28日电 (张远 焦键 钟翰林)对43岁的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李沛而言,今天值得纪念。在X8155次中欧班列的气鸣声中,中欧班列(西安)28日迎来开行十周年,也代表着李沛来到西安国际港站工作整整十年。

  “这十年,我在西安国际港站先后当过制动员、连接员、调车长、值班站长、调度。时光匆匆。”李沛感慨,2013年西安开行的第一趟中欧班列就是自己参与编组的,“当时听说是跨国火车,我激动的一周都神经紧绷。”

  十年来,中欧班列(西安)已累计开行20897列,开行量约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为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强劲动能。

  这十年,中欧班列(西安)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2013年11月28日,伴随着西安至阿拉木图国际货运班列的汽笛声,拉开了中欧班列(西安)发展的序幕。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丝路起点区位优势和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开行中欧班列。

  自2013年开行首趟以来,中欧班列(西 安)开行量逐年递增,运输货物也从最初单一的工业机械,丰富为建材、粮油副食、轻工产品等品类。中欧班列(西安)实现了市场培育、辐射欧亚、客车化开行、集结分拨“四级跳”,西安已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开行城市中,首个开行量突破4600列的城市,今年开行量有望突破5000列。

  这十年,中欧班列(西安)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开行量最大的车站。

  十年前,西安国际港站原名为“新筑站”,2006年投入使用,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北环线上的一个四等小站,仅有7条线路,只能办理最基本的列车会让作业。2013年,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新筑站一下子被推上了时代的潮头,成为了陕西中欧班列的始发站。2021年4月1日,“新筑站”正式更名为“西安国际港站”,从一个四等小站升级为一等作业站,实现了华丽“变身”。如今,西安国际港站共有线路59条,逐步形成融线位、仓储、加工、配送为一体的铁路现代化物流基地,年铁路处理货运量可达6600万吨,已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物流中心,也是中欧班列在内陆的集散中心。

  “我全程参与了西安国际港站的扩能改造,见证了它的线路、功能定位、硬化面积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更亲眼目睹了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的‘迅猛’增长。”西安国际港站货运车间主任白宽锋说。

  目前,中欧班列(西安)日均开行15列左右,每天平均1小时40分钟就有一趟中欧班列在西安国际港站开出或抵达,西安国际港站已经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开行量最大的车站。

  这十年,中欧班列(西安)已实现欧亚主要货源地全覆盖。

  “2022年10月开行了中国西安至德国杜伊斯堡的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后,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提升明显,固定时间高效运行班列,让客户有了多样化选择。”西安国际港站站长王保录说。

  十年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积极开拓新的国际运输通道,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把服务国家战略与保通保畅贯通起来,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坚持联网、补网、强链,提升路网整体功能。

  今年7月9日,全国首趟中欧班列境内外全程时刻表回程班列抵达西安,回程线路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运行时间压缩5天以上,标志着中欧班列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班列首次实现了有来有往。

  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已开通国际运输干线17条,实现欧亚主要货源地全覆盖。同时,不断加大中欧班列开行力度,进一步加强内陆货源集结,“+西欧”线路已拓展至21条,中欧班列内陆集结中心作用进一步凸显。

  未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将继续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为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交通网络,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运能保障。

  十周年,正青春。(完)

  <strong>“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供给充足</strong>

  <strong>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strong>:在之前每一版的诊疗方案里,轻型是有发热、咳嗽、咽痛这样一些症状,但是轻型是没有肺炎表现的。普通型就是出现了肺炎了,从2022年我们国家的奥密克戎临床病例的分型情况来看,出现肺炎,也就是普通型的占比还是相当低的,不到10%,大概是8%左右。现在因为感染的基数大了,出现肺炎的绝对数值一定是大的,因为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再低的比例,变成绝对值,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1.摄入足够的营养,保证健康均衡饮食。

  同时,防疫惨败令美国医疗资源持续紧张,大量医护人员离职,民众看病难上加难。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自2020年7月以来,美国ICU病床占用率除个别月份外,均在70%以上。《华盛顿邮报》报道称,医务资源短缺“像海啸一样”袭击着美国医疗保健系统。29岁的尼诺为了治疗孩子的合胞病毒,不得不跑去其他州找一张床位。她哀叹道:“这真是太疯狂了!”

  近年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不断深化交通重点领域改革,在交通项目审批和投融资改革方面创新推出系列举措,为加速推动项目实施创造条件。对交通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将串联审批改革形成“并联审批”工作机制,提前介入开展一批轨道、高速公路项目可研审查,为推动项目批复并开工按下“快进键”;创新交通项目投融资模式,推进渝遂高速公路REITs项目纳入全国试点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西部地区首只发行上市的基础设施REITs;贯彻实施《重庆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明确高速公路概算审批机制,对项目投资控制以及全过程监管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着力强化交通建设资金保障,经积极争取,2022年全市交通领域共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约298亿元,发行额度创历年新高;推动14个交通项目获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281亿元,争取额度居全国第一。

  1月8日起,出入客运场站、乘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测温;民航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调控措施;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各地区各部门正按照党中央部署,精心做好过渡期管理,复工复产加快,复商复市回暖,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呈现出积极的新变化。

黄彦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