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十三陵计划2030年前实现陵寝全面开放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15 06:45:51

  昌平区是北京“三条文化带”汇聚区,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近年来,该区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发挥资源禀赋优势,连续两年举办的明文化论坛,已成为北京重要文化品牌。

  2024明文化论坛将于7月13日 开幕。冯志明表示,该区将以2024明文化论坛为抓手,将十三陵地区乃至整个昌平区打造为全球明文化研究交流体验中心,推动明文化活态传承,发挥明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增加城市活力,拉动文旅消费,提升城市美誉度。

  在逐步扩大文化遗产开放范围方面,今年初,昌平区开通了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首条空中游览航线,解锁了市民打卡明文化遗产的新视角。接下来,将贯通明十三陵主神道,开放石牌坊公园、新行宫遗址公园,依托兆域边墙,建设主题游径及观景打卡点,复原沉浸式文物虚拟场景,更好呈现昌平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古建之美、明文化之美。当前尚未对外开放的明十三陵陵寝,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陵寝全面开放。

  在着力提升文物展示展览水平方面,昌平区将加快数字化和智慧景区建设,提升定陵博物馆、居庸关长城博物馆等展陈水平,建设万娘坟石刻博物馆,加强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展示;发挥明十三陵博物馆文物数量多、种类全、价值高的优势,在全国各地举办多场明朝文物专题展。

  该区将联合首都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等10余家文博机构,共同举办“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展”等大型展览,打造集遗产保护、文物展览、文化研究、学术交流、文化体验、文创研发为一体的明文化研究、交流和体验核心区,充分展现明文化独特魅力。

  在持续加强明文化保护活化利用方面,当前,昌平区正在实施政府街城市更新项目,通过城市更新方式留存永安古城记忆,焕发明文化时代风采;办好居庸山月中秋诗歌晚会、明文化节、长城夜游、服饰展演等“明文化+”系列活动,让市民沉浸式体验明文化。

  距离春节还有几天时间,旅游市场急速升温。随着中长线游需求持续恢复,温暖的南方成为多数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包括三亚、大理等均是这个春节假期的热门之地,出现机票、酒店量价齐升的态势。与此同时,随着出入境政策优化,出境游也在慢慢复苏,不过目前整体来看出境游复苏仍需时日。

  三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因时因势、科学决策,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重要遵循。

  生态环保也是甘肃省人民检察院五年工作中的“省之大事”之一,生态检查扎实有效推进,并协同相邻省区携手保护“母亲河”。

  <strong>新设科技型企业首次突破10万家</strong>

  春节将近,沿街的红灯笼与悄然而至的初雪让武汉年味愈加浓厚。近日,记者探访多个年货市场,从人头攒动的“热乎劲儿”与脚不沾地的“忙碌劲儿”里,感受回暖的消费与市场的新气象。

  根据梁金山服务区经理黄文霖介绍,15日开阳高速主线车流量约19万车次,梁金山服务区车流量约3万车次,客流量约65000人次。

陈韵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