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笼换鸟”引新业态 安徽拓展城区低效用地功能品质

来源: 华商网
2024-06-08 07:34:45

  中新网合肥6月7日电 (记者 吴兰)烟囱、老虎窗、铁锈斑斑的老船厂……走进芜湖造船厂原厂址船体加工车间,这座外表看着颇具历史痕迹的厂房,内部则呈现的是时尚、文创元素之景。

  “将工业、历史、文创等元素融合,百年老船厂已成为芜湖城市的新地标。”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利用科副科长许天语介绍说,近年来,芜湖结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改造芜湖造船厂原厂址地块,实现转型升级焕发新生机。

  据介绍,芜湖造船厂前身为1900年创办的福记恒机器厂,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芜湖造船厂原厂址地块位于芜湖市中心城区镜湖区,是芜湖主城中厂区面积最大,厂房、车间、制造设备、附属设施等最多的工厂。为加快该地块的更新改造,实现区域转型升级,2018年芜湖市政府投入近3.4亿元实施芜湖造船厂原厂址地块的收储。

  据芜湖滨江文旅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方友介绍,2022年9月,公司竞得造船厂原厂址及周边地块。去年6月,总投资109亿元的芜湖市老船厂·智慧港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未来将建成产城一体化的芜湖市滨江总部经济园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王方友说,这里保留传承了建筑中独特的工业语言,造船厂地块内既定保护建筑14栋,分散在六个不同区域,结合地块的整体规划和建筑造型尺度,在改造过程中保留具有独特象征符号的烟囱、青砖外墙面,包括船体加工车间、涂装喷砂车间、设备动力车间等。

  和芜湖老船厂一样,保留城市工业记忆,实现老厂房活化利用的合柴1972文创园也成为当地新地标,热门打卡点。

  但这一片在2018年之前,还是合肥柴油机厂和城中村。合肥市通过城市空间体检,发现原有业态、风貌与中心城区不协调,不符合城市发展定位和需要,还面临着拆迁难、配套跟不上、产业进不来的整体空间利用效率低下的窘境。

  “着眼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在保护利用老厂房等原有建筑基础上,按照文化设施、商业、居住、教育等用途重新规划设计。”据该园区建设运营负责人汪青文介绍,在“实施保留建筑物的同步改造,形成文化创意特色街区”的前提下,实施老厂房活化利用,保留城市工业记忆同时,提升片区城市功能品质活力。

  目前该文创园建成区已解决2000余 人就业,2023年营收达3.5亿

  安徽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自然资源部建部以来启动的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省级试点。近年来,该省通过优化单元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土地等要素资源,“腾笼换鸟”实现低效用地的再开发,发挥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点石成金”作业,实现了资源空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产增值、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完)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023年新年贺词时的温暖话语直抵人心。

  作为浙江交通集团下属浙江轨道集团海宁运营公司杭海城际铁路(下称“杭海城际”)皮革站区区域站长,来自江苏徐州的“90后”季赛今年将和妻子一起迎来“地下春节”。为了守好“春运岗”,他们特意提前把女儿送回了老家。

  2021年秋,疫情突袭内蒙古额济纳旗,这个“面积比省大,人口比县少”的地方,滞留近万名游客。

  其中,铁路发送旅客890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15%,比2022年增长27.3%。公路发送旅客3486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49.7%,比2022年增长64.1%。水路发送旅客52.5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49.2%,比2022年增长31.5%。民航发送旅客141.4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24%,比2022年增长34.9%。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336.2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942.2万辆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2.7%,比2022年同期增长10.8%,小客车流量达到了历年春运以来最高峰。

  记者从二连浩特市政府有关部门获悉,临近年关,二连浩特公路口岸出入境货运现场运输车辆川流不息,繁忙依旧。

  疫情前的2019年,两岸人员往来规模总量约为900万人次,其中台胞来大陆超过600万人次。如今仅是部分复航的“小三通”和空中客运航点,远不能满足两岸同胞的期待。

陈文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