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区委书记面对面 境外媒体记者询外企在沪投资前景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15 10:06:03

  中新社上海6月15日电 (谢梦圆)“我还想再了解下,杨浦区有针对巴基斯坦企业的特殊政策 吗?”虽然已在会上提问,但巴基斯坦记者侯成还是在会后叫住了准备离开的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薛侃,详细询问如何推介巴基斯坦企业来沪发展的相关事宜。

  12日至14日,境外媒体记者对话书记(市长)系列活动来到杨浦区,记者们实地走访,并于14日与该区区委书记进行对话。

  来自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意大利晚邮报、中阿卫视、新加坡亚洲新闻台、香港南华早报、香港凤凰卫视等30余位境外媒体和本地媒体记者等参加活动,其中多位外籍记者是首次来到上海。

  境外媒体对中外经济合作的前景尤为关注。“杨浦区有多少阿拉伯国家的企业在此投资?有没有杨浦区企业去阿拉伯国家投资?”来自中阿卫视的摩洛哥记者毕诺用中文在会上接连发问。

  薛侃坦言,目前杨浦区和阿拉伯国家间的直接经贸还不是特别多,但政府层面的交流已在进行,去年该区接待了来自18个阿拉伯国家的30余名官员走访考察。

  他提到,在经贸层面上,包括杨浦区在内,上海市有不少数字经济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开始进入阿拉伯国家拓展业务,“他们觉得市场还是很大的,非常希望把中国相对成熟的数字电商平台技术以及服务介绍给阿拉伯企业,共同拓展市场”。

  在投资领域,薛侃表示,近期有不少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机构在中国寻找投资项目,目前杨浦区已有企业与之接触。在他看来,这释放出了积极合作的信号。

  “我最关心的是这里对外国企业有怎样的激励政策。因为我来自巴基斯坦,我还想知道有多少巴基斯坦人才住在这里。”侯成告诉记者,自己对杨浦区如何从老工业区发展至当前的水平印象深刻,这让他想到巴基斯坦的城市卡拉奇。面对相似的城市问题,侯成想通过考察上海,找到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等难题的途径。(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7日电 题:报告建议逐步打造数字金融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生态系统

  同时,提升制度集成创新能级。儋州将探索推动部分自贸港政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有效叠加,研究在部分领域先行先试《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推动保税港区政策与自贸港政策叠加,发挥更大效应。与海关联动合作,扩大洋浦口岸对外开放,增强洋浦港中转集拼等业务功能,推动融资租赁异地委托等海关监管制度创新。

  回答记者提问时,蔡小雪介绍,根据村实际,其所在村村民委员会对本村疫情防控负总责,下设的公共卫生委员会落实具体工作,由其个人兼任主任,成员包括村委会专职人员、村卫生室负责人、家庭医生团队长等。主要开展包括防疫政策宣传、家庭医生签约、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协助开展疫情处置等工作。

  向乾勇:他们这几个人的调查处理,对整个政治生态的变化,我觉得都是很有好处的,教育和警醒了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50多岁的刘大哥,要回绵阳江油,拎着一大桶工具、铜线,行李箱里是铺盖被褥。“出来打工的 ,带啥子出来就要带啥子回去。”刘大哥小心地拎着一个铜管,家里的钓鱼竿还差一截,回去自己焊上。过两天,刘大哥还要来成都一趟,把1岁的孙娃接回家,“他们(儿女)都在成都买了房,这几年过年也没回去。”刘大哥笑嘻嘻地说,“今年我把孙娃接走了,看他们回不回来。”

  目前中粮集团采购的巴西玉米正陆续抵达国内。中粮国际有关负责人王云超表示,将持续优化流程,尽快实现巴西玉米常态化供应,同时将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合作和农粮资源配置,加强全球资源和产业体系布局,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全球农粮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林淑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