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唢呐班,引来近五百人报名

来源: 海外网
2024-06-14 12:00:45

  浙江省文化馆开设传统文化特色夜间课堂 

  这个唢呐班,引来近五百人报名  

  3月18日晚7点,浙江省文化馆,一曲唢呐版《小叮当》吹响唢呐班的课堂。

  “这课可不好抢,当初报名就有近500人,能选中这门公益课程真是幸运。”95后学员陈欣一边展示自己精心挑选的唢呐,一边说道,“我打算每节课都认真学,之后好在公司年会上露一手。”

  授课老师名叫薛天龙,是浙江演艺集团民族乐团的一名青年唢呐演奏者。年轻人对传统民乐的热爱,令他倍感惊喜,“我原本预期有30人报名就不错了,现在有近500人报名,对我来说也是新的挑战。 ”

  “来,大家先试着吹出声来。”薛天龙说完,教室里的16支唢呐一齐奏响,场面颇为震撼,就是声音有高有低、有弱有强,听上去不尽如人意。

  “咱们吹唢呐可以‘不靠谱’,但争取‘着调’。”薛天龙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让教室里欢笑声不断。这是唢呐班的第二堂课,他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讲起,带领学员一点点熟悉唢呐。

  一旁的助教名叫金丞一,今年只有12岁,跟着薛天龙学吹唢呐已有两年多,今晚趁着课余来帮忙。她虽然年纪小,指导起来丝毫不含糊。薛天龙戏称她是班级里的“大师姐”,每每有演示环节,总要让她亮个相,引来大家阵阵掌声。

  临下课,薛天龙特意把浙江省文化馆培训部主任周平拉上台,“听说文化馆现在开设了公益‘艺术自习室’,方便市民在空闲教室练习,我也想为唢呐班争取间自习室。”周平当即答应下来。

  作为活动的策划者,周平没想到夜校课程在年轻人中如此受欢迎,“当初之所以开设面向年轻人的公益课堂,主要是想为他们提供学习、放松的场合。”

  她说,文化馆之前的课程主要设置在工作日白天,来的基本是老年学员。去年开始,文化馆将晚间时段开放,设置了更贴近年轻人喜好的相关课程,“之前开过美妆班、烹饪班、新媒体剪辑班等,人气都很火爆。”

  今年以来,浙江省文化馆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特色,除了唢呐班,越剧班、盘扣班等也“一课难求”。上夜间课堂学门艺术,在年轻人之间格外流行。“我是福建人,小时候经常听到唢呐吹奏。”95后女生彭碧金在电视晚会节目上欣赏到了民乐表演,逐渐对唢呐、古筝等民族乐器以及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薛天龙看来,唢呐表现力丰富,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现在年轻人工作生活节奏快,吹唢呐也能休闲放松。”他说,唢呐的专业学习其实有着较高的门槛和难度,作为一门业余课程,希望通过有限的课时,带领大家领略唢呐的魅力,“能吹奏几首简单的歌曲,就是很不错的成绩。”

  这边课刚结束,微信群里下周课程的群接龙发起,没一会儿工夫,16名学员就完成接龙,大家约好了下周见。

  记者手记

  让年轻人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奔赴

  一堂唢呐公益课,让人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的蓬勃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不缺少受众,当前我们需要不断搭建平台,使之更贴近当下、贴近年轻人。如此看来,这样的尝试值得点赞。浙江省文化馆利用青年公益课堂作为载体,搭建起文化艺术体验的桥梁,让年轻人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奔赴。

  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不断汲取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各自领域努力探索,使优秀传统文化“跨界”“出圈”,从而形成了良性互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随着新年来临,各地陆续启动大型招聘会,促进广大求职者就业。记者近日在湖北“春风行动”招聘会上看到,100多家企业提供近50个类别工种、约1万个岗位,“Z世代”成为招聘会上的主角。

  据悉,春节前夕,为营造海内外八桂儿女欢度春节的良好氛围,广西侨办鼓励海外侨胞面向海外主流社会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中华文化展示活动,美中商贸联合总会、英国广西华人华侨社团联合总会、欧盟广西总商会、加拿大蒙特利尔广西同乡会、泰国广西总商会、新西兰广西同乡会、老挝万象中华理事会、泰国芭提雅名满学校等近20所海外侨团和华校,开展写春联、贴窗花、挂灯笼、舞龙舞狮等中华文化展示活动,并从海外发回祝福视频。(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9日电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媒体如何守正创新,展现大格局、大情怀、大担当?进入媒体融合发展新阶段,媒体又如何继续迎接新挑战、变革创新、勇立潮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9日电(韦香惠)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已正式实施“乙类乙管”。7日,最高法、最高检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适应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依法妥善办理相关刑事案件的通知》,对涉疫刑事案件办理调整进一步细化。有关专家表示,这更有利于符合新规所代表的现时的社会评价,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张荣明表示,“协商在基层”工作通过协商主体以基层民众为主、协商议题以民生实事为主两个方面,开辟了协商为民新渠道。通过省、州(市)、县三级联动拓展了政协履职新空间,省政协成立工作推进组,州(市)政协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县级政协设立乡镇(街道)协商议事会议,让“协商在基层”成为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大舞台,打通了履职“最后一公里”。

  <strong>兼顾守正与创新</strong>

邓仪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