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出台司法文件严惩“台独” 学者:增强反“独”工作实效

来源: 金融界
2024-06-22 12:19:58

  依法遏“独” 形成反“独”组合拳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指出,一段时间以来,岛内“台独”势力分裂活动愈演愈烈,对两岸关系的危害不言而喻。大陆采取法律手段加以遏制,旨在警告“台独”分裂势力,具有强大威慑力。

  上海台湾研究所所长、《台海研究》主编倪永杰认为,《意见》针对性强,依法有据,具有合法性、合理性、正当性及可行性,连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反制手段组成强大的反“独”促统组合拳。《意见》符合法律,也是主权国家打击分裂势力的通常做法,对于两岸关系发展、国家统一大业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表示,这是继2021年、2022年先后两次出台惩治“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后又一重大举措,彰显了大陆反“独”反分裂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今后对于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的司法认定和处罚有了更明确、细化的依据。

  严惩首恶分子 “境外不是法外”

  “打蛇打七寸。”倪永杰表示,《意见》根据犯罪情节和危害程度,针对相关犯罪所涉“首要分子”及“罪行重大”“积极参加”等明确认定标准,相应处以不同刑罚。“台独”分裂分子必须面对从事“台独”分裂活动的代价和后果。

  《意见》写明,在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传票和起诉书副本送达后,被告人未按要求到案的,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依法作出判决,并对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作出处理。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台湾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冯霞指出,“境外不是法外”在此涉及两点。首先,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刑法对于台湾适用,生活在台湾的“台独”顽固分子依然会被依法起诉。

  其次,以目前的两岸关系现状,面对司法起诉,这些“台独”顽固分子大概率会出现缺席审判的情况,《意见》对此进行了规定,即法院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符合缺席审判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这是“境外不是法外”在《意见》中的具体所指。

  “无处藏身,即使逃到天涯海角,终有一天要付出代价。”倪永杰指出,即日起,部分“台独”顽固分子或将面临司法机关的传票和起诉书。

  宽严相济 为迷途知返者留存希望

  张文生指出,《意见》既有犯罪构成的实体性规定,也有程序性规定,同时保障当事人的辩护权利,体现了宽严相济、惩治与教育相结合。

  王英津认为,这对主动放弃“台独”分裂立场,不再实施“台独”分裂活动,并采取措施减轻、消除危害后果或者防止危害扩大的“台独”顽固分子,提供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展现了刑罚的教育和挽救功能。

  2023-2025年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进入以绿色低碳为标志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三年,建筑建材作为产业降碳主力受到广泛关注。去年11月,为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新增42座城市纳入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绿色低碳时代加速到来,加快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成为推动建筑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3年经济工作部署中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建筑建材行业作为实体经济,将进一步合理整合优化优势资源,求生求变,加速整合,升级居住消费体验,持续推进行业集中度加强。

  警方将围绕胶囊和相关仪器在矿场的处理、运输路线和仓库的处理程序展开调查,但已判定此事为事故,排除胶囊在仓库遭窃的可能性。

  “‘万物皆可盲盒’的现象,是因为盲盒这种营销手段对商家来说投入低、回报高。商家设置盲盒不需要额外投入很高成本,但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以增加利润。”谢毅说,“另一方面,盲盒市场飞速发展,若监管没有及时跟上,就会给一些不法商家提供可乘之机。”

  "真金白银"的投入是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增强发展信心最直接的助力。2022年,江苏全年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和缓税超过4500亿元,给市场主体带来增长的活力。此次42条政策也首先提出"持续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助力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加快恢复发展。政策明确,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困难行业和小规模纳税人免征2023年上半年“房土两税”;对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孵化服务免征增值税等等。

  “抓好5年,再深耕10年、30年,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后第一天的1月29日,广州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签约仪式在广州开发区举行。当天,共有100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1026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约1283亿元;50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约1441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约2361亿元,涵盖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汽车产业链、人工智能及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为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蓝图。

项家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