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题材的创新性和真实性 《侦察英雄》研讨会举办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3 16:50:39

  中新网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春羽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协办的电视剧《侦察英雄》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剧组主创代表与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于研讨会上总结战争题材剧集的创作经验,从视角创新、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现实意义等多个角度切入,对该剧及相关题材的创作路径进行了深度剖析与讨论。

  电视剧《侦察英雄》以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侦察兵视角切入,讲述了志愿军某师侦察科长梁辰(罗晋饰)带领师侦察小分队,完成了多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侦察战士们凭借智慧和 勇气,为大部队取得最终的胜利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段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

  据介绍,电视剧《侦察英雄》自1月9日登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黄金档,腾讯、爱奇艺、优酷平台播出后,收视一路领跑卫视黄金档。

  近两年,已有多部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在前,《侦察英雄》如何拍出新意、寻到破题新路径,并突破受众圈层壁垒?

  研讨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肯定了《侦察英雄》以侦察兵为切口的全新视角和真实质感,“通过鲜活的人物与真实的战例,展现了志愿军的勇敢和智慧。”他表示,希望本剧能给今后该类作品的创作提供更多启发。

  《侦察英雄》的主创们当日回顾了此次创作的心路历程。导演郑晓龙在该剧中坚持其一贯创作理念——真实,“剧中小到一个道具、大到整场战斗都要做到接近真实;人物塑造上,不神话主角,不矮化敌人;还有想表现的是,战场上不仅有主动地、英勇的牺牲,也有很多意外的牺牲,他们都是英雄。拍摄这个作品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战场的残酷和不可预知性,希望能够珍惜当下的来之不易的和平。”

  梁辰的扮演者罗晋表示,“通过最质朴最真诚的方式诠释志愿军角色,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是一生的骄傲与荣耀。”

  《侦察英雄》虽然立足于宏大的战争背景,但更多着眼于战争中的小人物,无论是梁辰、文婕、齐禄等主要角色,还是侦察连一班等群像角色,都生动形象、各具魅力与人物弧光。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该剧以侦察兵的视角切入,从宏观到微观,对抗美援朝题材进行全方位的书写和描绘,同时在群像塑造上也做出了独特的艺术贡献,不仅拥有技术含量,更有思想和艺术含量。

  谈及战争剧的创新角度,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淑欣表示,《侦察英雄》以小见大地带领观众回看抗美援朝的历史,将真实战例和人物故事进行艺术再现,实现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认为,《侦察英雄》“充分尊重创作逻辑,把剧本做精,把人物演活,把张力做巧,让内容都真切可感。(完)

  作为一名家庭医生,左惠琴要管理的社区签约病人接近2000人,大部分加过微信和手机号,她常常要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来回复手机上病人的问询,对于有多病共存且不稳定老人,她需要一个月联系1次,关注对方的身体状况,并适时给予他们指导。还有一部分是家庭病床,“我有3名家庭病床患者,每2周需要上门去看一下他们的病情变化,并帮助他们及时调整治疗的方案。”

  9月7日深夜,“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自9月8日起,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等四区范围内购买商品房不再需要购房证明。

  博主“Lin bay 好油”还提到,民进党就是这样对进口蛋放水,导致岛内消费者动不动就买到臭蛋、烂蛋,“这就是为了消费者的权益?”该博主表示,进口蛋因要经长途海运,所以都保存在2-3度的冷藏环境,但到台湾后,鸡蛋的洗选线温度一般在40-45度之间,在经历如此大的温差后,再放到常温环境去卖,当然马上就会臭掉、变质。博主“Lin bay 好油”进一步分析称,岛内消费者会买到这些劣质蛋的原因,是因为台农业部门进太多进口蛋,“进了那么多还敢大言不惭说这叫滚动式鸡蛋?”

  9月4日,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明确了我国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所面临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方向。其中提出,保障性住房要实施严格封闭管理,不得上市交易。很快,不少房产自媒体将这一表述解读为“现有经适房、限价房、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性住房不能上市交易”,并进行传播。这使得不少已购买经适房等保障房的家庭担心将来无法交易,开始扎堆办理“经转商”(经济适用房转为商品房)手续。

  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查询到,近期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城乡(含开发区)分类代码进行了更新,苏州城区的统计口径包括苏州工业园区,其下辖社区的城乡代码由镇中心区(121)改为主城区(111)。娄葑街道、胜浦街道、唯亭街道、斜塘街道、金鸡湖街道下辖各个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都已改成了:111。此调整并非是区划调整,只是统计口径的调整。

  事实上,关于预制菜进入校园的问题,公众意见一直存在分歧。一方面,一些家长和公众对预制菜的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持质疑态度,担心长期食用预制菜会对孩子的健康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不应一刀切地取消预制菜进校园,而是应提供多种供餐方式,让家长和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黄正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