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白银板块投资机遇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02 18:26:46

泸定地震24小时:民宿老板亲述惊险逃亡热狠狠,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中信建投金属和金属新材料首席王介超团队推出【白银投资机遇】,持续更新相关研究成果:

  双重属性共振向上, 白银正处于新一轮牛市

  通胀放缓碰撞低库存,白银奋起修复金银比

  01双重属性共振向上, 白银正处于新一轮牛市

  核心观点

  白银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兼备,当前宏观、商品属性共振向上。美联储降息实际利率向下、美元信用体系弱化、地缘政治等因素构成贵金属价格向上驱动力,当前金价、铜价已经创历史新高,而同样以美元计价的白银尚处于历史高位的60%分位,打开银价想象空间,且金银比在高位水平,比值下修将推动白银更大向上弹性。同时白银需求较好,工业需求旺盛,光伏银浆领域需求高增,预计2024年白银需求增速2.0%;但供给端难以形成增量,过去十年供给CAGR为负,预计2024年供给继续下降0.7%,白银有望连续四年供给短缺,且缺口较2023年扩大。白银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双击,银价有望走出新一轮牛市。

  摘要

  供给:过去十年CAGR为负,预计2024年继续下降0.7%

  白银近十年产量下滑明显,CAGR为-0.5%,其中矿产白银CAGR为-0.7%。虽然白银回收量连续增加,但难以弥补矿产端的产量下降。矿产白银多来自铜铅锌矿伴生,高银矿品位下滑、海外供给扰动等因素限制了产出,预计2024年白银总供给较2023年继续下降0.7%。

  需求:工业需求旺盛,总需求增速2%,有望连续四年供给短缺

  绿色经济带动白银的工业需求快速增长,光伏用银增长强劲,在工业需求领域占比已达到29.6%。此外,新能源汽车中用银量较传统汽车明显提高,白银也是AI算力中是不可或缺的金属。预计2024年白银饰品银器需求恢复增长,投资需求仍被抑制,工业需求的强劲拉动总需求2.0%,供给缺口较2023年扩大至215.3Moz,白银有望连续四年供给短缺。

  价格:金融、工业属性双击,银价上行且具备更大弹性

  白银兼具金融和商品双重属性,当前商品、宏观共振向上。商品属性层面,供需连续四年短缺推动银价具备较强上行基础;金融属性层面,美联储降息构成银价上行基础,美元信用弱化金价定价模型重构,黄金价格长期乐观,白银作为黄金 影子具备更大上

  投资建议:当前白银金融、商品属性双击,具备较大向上弹性,标的建议选择白银业务占比较高,价格上涨能够带来较大利润弹性的企业。

  风险提示: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风险;工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黄金价格下行风险。

  02通胀放缓碰撞低库存,白银奋起修复金银比

  核心观点

  美国4月物价报告显示通胀温和回落,美联储官员表示对通胀进程满意,夯实了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启动降息的可能性,弱美元预期利于贵金属价格。白银自2021年以来持续短缺,金银比在过去50年来的高位,供需缺口利于金银比修复;另外,金价、铜价已突破历史新高,同样以美元计价的银价刚突破30美元/盎司关键阻力位, 49.5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记录打开银价想象空间。

  基本金属:白银奋起修复金银比

  1)美国4月CPI同环比增幅均回落,夯实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美国4月CPI环比上涨0.3%,同比涨幅3.4%;核心CPI环比上涨0.3%,同比攀升3.6%,为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增幅。物价降温,市场加大对9月降息的押注。另外,美联储多位官员表示对通胀回落进展满意,年底前降息可能是合适的,让投资者更愿意参与弱美元的头寸交易,贵金属因此受益。

  2)白银供不应求,缺口放大价格弹性。根据世界白银协会数据,自2021年起,白银工业需求与净实物投资需求持续好转,推动白银总需求量超过1000百万盎司(Moz)。供应缺乏增量,总供应量维持在1000 Moz,2021-2023年全球白银缺口分别为51.1 Moz、237.7 Moz、142.1 Moz,即1589吨、7393吨、4420吨。全球白银库存得以连续去化,COMEX银最新库存为298Moz。

  3)品种比价与技术形态,打开白银价格想象空间。2021年以来,金银比价持续维持在80以上,金/银显著偏离过去50年40-80的比价区间,如今白银的基本面并不差,具备修复比价的动能;从技术形态看,金价、铜价已经突破历史新高,同样以美元计价的白银价格刚突破30美元/盎司关键阻力位, 49.5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记录打开白银价格想象空间;另外,CFTC非商业多头有增仓动作,为白银有加速上涨的注入动力。

  风险提示:

  1、全球经济大幅度衰退,消费断崖式萎缩。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24年全球GDP增速为3.1%,2025年为3.2%。该机构认为,随着通胀放缓和增长平稳,全球经济正在通往软着陆的道路上,但风险仍然存在。欧美经济数据已经出现下降趋势,若陷入深度衰退对有色金属的消费冲击是巨大的。2、美国通胀失控,美联储货币收紧超预期,强势美元压制权益资产价格。美国无法有效控制通胀,持续加息。美联储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连续加息,但是服务类特别是租金、工资都显得有粘性制约了通胀的回落。美联储若维持高强度加息,对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是不利的。3、国内新能源板块消费增速不及预期,地产板块继续消费持续低迷。尽管地产销售端的政策已经不同程度放开,但是居民购买意愿不足,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化解进展不顺利。若销售持续未有改善,后期地产竣工端会面临失速风险,对国内部分有色金属消费不利。

责任编辑:何俊熹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