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掀降费潮!多只产品0费率,银行理财抢客忙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6 12:35:41

  理财产品降费潮又来了!

  去年以来理财产品降费已不罕见,但近期理财产品费率调降格外密集。据界面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一周之内就有60余只产品宣布降费。

  从机构类型来看,包括中银理财、交银理财等国有行理财子,招银理财、光大理财等股份行理财子以及宁银理财、渝农商理财等城商行理财子共十余家理财公司参与其中。

  从调降费率的理财产品类型来看,主要还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为主。调降的费率包括固定管理费、销售手续费和托管费三种主要费率类型。

  大多数参与调整的理财产品将销售手续费下调至0.10%至0.20%的水平,调整幅度整体差别不大,调降前销售手续费率为0.30%的理财产品多将销售手续费调整至0.15%,而此前销售手续费率相对较高的产品,例如“浦银理财双周鑫最短持有期 29 号理财产品A”销售手续费为0.50%,此次调整为0.21%。

  也有产品下调力度极大,上银理财产品“上银理财易精灵5号”就将产品的销售管理费从0.6%调降至0费率,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仅至6月20日,在6月20日之后调降力度稍减,费率调整至0.1%。

  管理费率方面,产品之间差异更大。总体来看,调降后的费率水平和产品类型有关。固收类理财产品多将管理费率下调到0.15%至0.20%左右。多数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管理费率则下调到0.10%以下。其中“招银理财招赢日日金 20 号现金管理类理财”、“招银理财招赢日日金 8 号现金管理类理财”等多只现金管理产品的管理费率调至0。

  上述“上银理财易精灵5号”也将固定投资管理费率调至0,也就是说,截止6月20日前,这只产品的销售管理费和固定投资管理费都为零费率。

  对于银行理财再掀“费率调降潮”的原因,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艾亚文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受到投资环境影响,理财产品净值下降,阶段性让利,投资者更易拿到业绩比较基准,有利于提高理财产品吸引力;另一方面,作为营销手段,银行积极降低固定管理费、销售手续费等抢占市场份额,有利于扩大理财产品规模,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冠苕咨询创始人、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对界面新闻记者指出了此轮费率调降的特殊之处,现阶段存款外溢背景下各家理财公司不惜成本地降费揽客,竞争非常激烈,部分理财公司是迫不得已卷入降费大战。

  从2023年至今,理财产品已经开启了多轮降费,理财公司多为理财产品设置优惠起止日期,降费时间持续几周至几月不等。艾亚文指出未来银行理财还将保持这种“阶段性降费”的形式。

  “此次部分银行理财下调费率可能导致其他银行理财跟进,未来费率打折的现象会比较常见,因为是银行营销手段,基于效果考虑可能会出现阶段性下调和阶段性恢复的情况。”艾亚文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虽然继续调降费率的空间有限,但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之前也呈现差异。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费率下调空间相对更小,目前固定收益类产品的管理费率已经很低。而现金管理类产品不同,“现金管理类产品占理财总规模的比例较高,产品收益率弹性较小银行可能更希望通过降低现金管理类产品费率甚至长期维持0提高客户粘度。艾亚文指出。

责任编辑:何松琳

  近三年来,江苏开行的中欧(亚)班列开行数量、密度不断增大。据南京海关统计,2022年,江苏中欧(亚)班列共开行1973列、搭载标箱14.21万箱,同比分别增长9.6%、11.5%,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江苏省政协委员、民盟江苏省委会委员、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晓宁建议,将中欧班列延伸为多方向的国际班列,持续挖掘沿线国家“新奇特”商品,搭建洽谈平台,鼓励更多优质商品引进来,优化进口大宗商品通关、监管新模式,创新国际进口贸易机制,降低货物入境运输成本,从源头扩大回程货源。

  2004年12月12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13名队员驾驶4辆雪地车,拉着100多吨的物资,开始了中国第4次南极内陆考察。他们克服了高寒、缺氧、运输等种种困难,经过近40天的艰苦跋涉,找到了南极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 A。“人类不可接近之极”首次留下人类的足迹、中国人的足迹。

  同时,嘉兴海关开展出口品牌服务活动,宣讲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政策,助力本土光伏品牌“jinko”提升国际竞争力。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研制交互、教学、竞赛等教育机器人产品及编程系统,分类建设机器人服务平台。加大机器人教育引导,完善各级院校机器人教学内容和实践环境,针对教学、实训、竞赛等场景开发更多功能和配套课程内容。强化机器人工程相关专业建设,提升实验机器人产品及平台水平,加强规范管理。推进5G、人工智能、智能语音、机器视觉、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应用,积极培育机器人校园服务新模式和新形态,深化机器人在教学科研、技能培训、校园安全等场景应用。(中新财经)

  在20世纪的后20多年间,我国执行了联合国气象组织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中美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联合考察、中日黑潮调查、西北太平洋环境与调查研究航次等多项重大海洋科学调查任务,为在东北太平洋圈占第一块多金属结核申请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9/46/1461585720247188070.jpg" alt="" />

林政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