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计划”启动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08 17:06:35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随着全球社会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国际局势愈发复杂,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动能,并深刻影响着个人、企业及公共社会。

  在此全球大背景下,适值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国际金融论坛(IFF)充分发挥全球百余位财经政要成员力量共同发起,并联合巴黎文理研究大学(PSL)打造“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计划”,联袂创办首个全球可持续发展高级公共管理博士项目(Executive DPA)。该项目立足中法、放眼全球,贯通南北、联结东西,以发现和培育未来新兴领袖为己任,以促进个人和世界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目前,该计划和项目已经获得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席团、理事会和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众多成员的参与和支持,并得到了IFF联合主席、联合国大会主席理事会主席、联合国首任气候变化特使、韩国前总理韩升洙亲自发起和题词,将于11月22日至24日在IFF全球年会期间举行开学典礼。

  该项目由国际金融论坛(IFF)联合巴黎文理研究大学(PSL)共同创办。项目的师资队伍除来自巴黎文理研究大学(PSL)教授和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财经政要成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乔治敦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教授,以及来自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和全球金融机构的负责人。

  学员在完成所有课程并考核合格后将获得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的资格。通过巴黎文理研究大学(PSL)学位评审委员会的论文答辩后,学员将荣获巴黎文理研究大学(PSL)高级公共管理博士(Executive DPA)学位证书,该学位获全球认可。此外,国际金融论坛(IFF)还将为顺利完成学业的学员颁发IFF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导力课程证书,并有机会 成为IFF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或IFF全球可持续发展研

  项目的报名申请工作已于近期启动,申请者需在9月15日前完成申请。

  国际金融论坛(IFF)是非营利、非官方独立国际组织,2003年10月由中国、美国、欧盟等G20国家和地区、新兴经济体,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及领导人共同发起成立,是全球金融领域高级别常设对话机制和多边合作机构,被誉为全球金融领域的“F20(Finance20)”。(完)

  前述口头协议维持了3年1个月。在这期间,远大医药长期成为中国市场上两种原料药的唯一供应商,导致相关制剂企业无法从该企业以外的渠道购买这两种原料药。而在正常市场竞争状态下,制剂企业可以以更低价格、更多渠道采购去甲肾上腺素原料药和肾上腺素原料药。

  故而,葛维汉的发现虽浅尝即止,却如开山辟路般打开了通往西南故邦的一条隧道,初步证实了古蜀王国不但真实存在于九州大地,还具备了相当可观的文明程度,更与中原和华北地区的史前文化有着若干相似相同相通的联系。在此之后,郭沫若、徐中舒、卫聚贤、郑德坤等一批中国学者也纷纷将关注的视角投向了川西坝子上这片埋藏着无限可能的神秘腹地,顾颉刚更是前瞻性提出了“巴蜀文化独立发展说”,不仅彻底否定了几千年来人们信奉不二的“巴蜀出于黄帝”,也事实性地开启了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思路。

  7。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行为。实施网络诽谤、侮辱等网络暴力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这名在亚投行任职刚一年多一点的加籍员工,在网上并不是什么“大V”,也没有拿出任何事实根据,都是个人的臆想。更可笑的是,他说因为“担心安全”所以到日本后才发布辞职公告,好像他辞职中国就会抓他一样,这是被害妄想症的典型症状,可见他确实干不了亚投行或其他专业性强的工作。这样的员工辞职,对单位绝不是坏事,只能是他个人的损失;这样的人说的话,正常的人是不会当真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网上发了顿牢骚,却第一时间得到了加拿大政府的关注,渥太华在短短一天不到的时间里就宣布“冻结关系”“启动调查”,这样的“效率”实在令人惊叹。

  一些国际媒体称,中国经济长期稳中向好,在全球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中,中国经济表现出来的韧性更加明显,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凸显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不断显现,中国成为全球持续看好的投资热土。这些都让更多的国家和企业看到,与中国在经贸领域进行合作才能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与畅通。

  依照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人口预测结果,如果我国总和生育率水平从2020年1.28分别在2050年达到1.89、1.39、0.89,届时的总人口将分别为14.1亿、13.1亿和12.2亿,规模依然巨大。“人口数量巨大蕴藏了规模势能,形成规模型人口机会,若能通过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把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不仅能带动国内经济大循环,也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机遇。同时,人口负增长还可形成资源环境的人口总量压力减小的机会。”原新说。

詹梅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