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产品陷争议,市值蒸发360亿元,妙可蓝多怎么了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5-30 17:38:56

  来源:山海新财经

  妙可蓝多陷入多事之秋。

  “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妙可蓝多始终坚守。妙可蓝多产品制造全程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产品生产过程未添加反式脂肪酸,成品检验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当山海新财经问及妙可蓝多是否如网传一般含有反式脂肪酸时,妙可蓝多官方旗舰店客服人员如此回答。

  近期,有着“奶酪第一股”称号的妙可蓝多,因被质疑产品含反式脂肪酸而陷入舆论漩涡。有网友发帖称,妙可蓝多产品中含有的食用油脂制品是反式脂肪酸,而公司未对该成分进行标注。

  妙可蓝多产品以奶酪棒著称,受众大都是少年儿童。这一言论发酵后,瞬间引发大量讨论,“妙可蓝多反式脂肪酸”这一话题也被推上微博热搜。一时间,妙可蓝多产品陷入争议。

  “一直以为这些食物含钙高,孩子又喜欢吃,所以经常买。现在感觉自己在害孩子,从今天开始,要学会看配料表了。”一位网友表示。

  事实上,在此次陷入舆论漩涡之前,妙可蓝多的“奶酪”生意就已出现疲软态势。近两年来,公司盈利状况一再下滑,背后则是以奶酪为核心的业务贡献的收入屡遭滑铁卢。在此背景下,妙可蓝多不得不“节衣缩食”,不仅削减多项成本开支,员工人数也大幅减少。

  01

  陷“反式脂肪酸”争议

  作为一家以奶酪为核心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妙可蓝多最为外界熟知的就是“奶酪棒”产品。曾经凭借由《两只老虎》改编的洗脑旋律“妙可蓝多奶酪棒之歌”,让这家公司的名号家喻户晓。短短几年间,公司成功坐上奶酪行业的头把交椅。

  就连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柴琇也直言不讳:“奶酪棒到今天为止,我们已完成了将近50亿支的销售......2019年到2021年,妙可蓝多已经成为国内奶酪第一品牌。”

  然而,就在近期,妙可蓝多的奶酪产品 却陷入了争议,起因是配料表中含有“食用油脂制品”,有网友直指该成分为“反式脂肪酸”,并称妙可蓝多未进行标

  反式脂肪酸之所以让人们闻之色变,是因为有研究表明,其对健康并无益处,也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食用后反而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风险。这种成分一般在氢化油、人造奶油、起酥油、植脂末、代可可脂等“食用油脂制品”中含量较高。

  在一家线下超市,山海新财经查看了妙可蓝多品牌的多款奶酪棒产品,配料表中并未发现有“反式脂肪酸”和“食用油脂制品”等成分字样。后又查阅妙可蓝多官方旗舰店售卖的奶酪棒(片)产品,亦未有发现。

  不过,在线上店铺售卖的一款“妙可蓝多精制马苏里拉奶酪碎”产品中,查阅配料表发现,其中的确标示含有“食用油脂制品”成分,但具体含量不明。

  图源:妙可蓝多官方旗舰店

  事实上,反式脂肪酸不仅存在于“食用油脂制品”中,在牛、羊等动物的肉、脂肪、乳等天然食物中亦含有,甚至人类母乳中也有反式脂肪酸存在,只是相比之下含量较少。

  反式脂肪酸是否危害人体健康,关键在于摄入了多少。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膳食指南的建议,反式脂肪的供能比应低于1%。以液态奶平均0.08克/100克的反式脂肪含量为例,相当于一个人一天喝2.75千克的牛奶才会超出建议值。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的相关规定,食品中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酸不要求强制标示。若食品配料中含有以氢化油、人造奶油、起酥油、植脂末、代可可脂等“食用油脂制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应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若未使用则可由企业自行选择是否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

  由于“妙可蓝多精制马苏里拉奶酪碎”产品配料中含有“食用油脂制品”,其虽对这一成分进行了标示,但其中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具体含量不明,这令部分消费者感到不满。

  山海新财经联系妙可蓝多方面了解产品配料及含量情况,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不过,妙可蓝多官方旗舰店客服人员表示,“我们产品生产过程未添加反式脂肪酸,成品检验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要求,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02

  盈利连续两年下滑

  追溯品牌由来,1988年11月,妙可蓝多成立,距今已有36年的历史。创始人柴琇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副董事长、总经理,2023年税前年薪536.26万元,为董监高成员中最高;来自控股股东蒙牛的陈易一,近期刚刚上任妙可蓝多董事长。

  截至2024年3月末,蒙牛持有妙可蓝多36.51%的股份;创始人柴琇持股14.81%,通过实际控制的吉林省东秀商贸持股1.03%,持股比例远低于蒙牛。

  企查查显示,目前妙可蓝多控制的存续状态企业有11家,包括吉林省广泽乳品科技、广泽乳业、上海芝然乳品科技、上海芝享食品科技等等,公司形成了包括即食营养奶酪、家庭餐桌奶酪和餐饮工业奶酪三大系列,拥有奶酪棒、奶酪片、马苏里拉奶酪等众多明星产品矩阵。

  此次相关奶酪产品陷入“反式脂肪酸”舆论,对妙可蓝多本就疲软的业绩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奶酪产品或更加难卖了。

  “一直以为这些食物含钙高,孩子又喜欢吃,所以经常买。现在感觉自己在害孩子,从今天开始,要学会看配料表了。”舆论发酵后一位网友表示。

  从核心产品的收入来看,2022年至2023年,为妙可蓝多贡献8成左右收入的奶酪产品,实现业务收入分别为38.69亿元、31.3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增速分别为16.01%和-18.91%。核心产品的收入增长已然由正转负。

  同期,妙可蓝多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0.63亿元,较上年而言的增速分别为-12.32%、-5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5.14%、-89.63%。

  不难发现,公司盈利连续两年下滑,且下滑幅度有扩大趋势。

  03

  缩减成本,减员近16%

  从毛利率上来看,2023年,妙可蓝多的毛利率已从上年34.09%下降至29.14%,减少了4.95个百分点,其中奶酪产品的毛利率减少3.72个百分点至37.01%。

  妙可蓝多表示,“受原材料市场行情与汇率双重波动的影响,主要原材料成本较上年同期上升,导致公司奶酪板块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

  妙可蓝多创始人柴琇在2024年中国企业家商界木兰年会上也表示,“去年我们的财务报表不好,我也很难过,我们股票从84块钱跌到今天不到13块钱,几十亿元身价没有了。这个过程,我也在反思,特别是去年的业绩,就是因为供应链问题,成本上涨了过亿元。”

  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对利润造成极大侵蚀后,妙可蓝多不得不“节衣缩食”,这也使得公司总成本出现了下降。

  2023年,妙可蓝多营业成本同比减少9.9%至28.65亿元,其中,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减少22.99%和39.16%。前者主要是削减了广告及促销等费用的投入;后者则是压缩了员工工资、劳务费以及股权激励费等成本。

  体现在员工人数的变化上,2023年末,妙可蓝多在职员工总数为2556人,较上年末减少478人,减员幅度接近16%。

  进入2024年,妙可蓝多核心产品的售卖情况仍不尽如人意。一季度,占据营收83%的奶酪产品实现收入为7.85亿元,同比下降3.2%;实现营收为9.5亿元,同比下降7.1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虽同比增长70.63%至0.41亿元,但主要是通过继续削减广告促销费、仓储装卸费和股权激励费用等所致。

  “过去一年里,奶酪棒下滑速度和目标人群的下滑速度是一模一样的,但这不是妙可蓝多增长慢、增长放缓的理由,其实有很多办法,今天站在这里我告诉大家,我们已经找到奶酪破圈的第二增长曲线的方法。”柴琇在前述论坛会上表示。

  至于未来妙可蓝多能否迎来奶酪生意的“第二春”,答案交由时间揭晓。不过从公司目前的股价表现来看,二级市场似乎尚未看好。

  截至2024年5月30日午间收盘,妙可蓝多股价为14.45元,相比巅峰时期的84.5元已跌超82%,公司总市值也大幅蒸发近360亿元。

责任编辑:杨红卜

  专家解读“乌龙”订单纠纷解决之道

  中总会长蔡冠深致辞时指出,“通关”为香港旅游业等带来曙光,防疫政策改变为香港经济注入动力,香港会继续做好投资者、营运者角色,全力把握“双循环”发展机遇。蔡冠深表示,中总会继续进行更多考察活动,继续组织商团出访各地,说好香港故事,不断为香港探索新的商机。(完)

  上交所表示,配套业务规则以科创板试点注册制配套规则为基础,进行扩展性、适应性修改和完善,并同步整合优化了规则体系。本次向市场征求意见的9项业务规则主要涉及4方面,即发行上市审核、发行承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以及交易组织和管理相关规则。

  在饶伟看来,就此社会热议事件来说,虽然商家在售价上的意思表示出现重大误解,但是商家小程序上关于车辆上架的行为构成要约,而消费者下单购买并支付款项的行为构成承诺,该买卖行为符合上述合同成立并生效的要件,因此在商家行使撤销权之前,该订单从法律上讲是有效的。

  国羽三对男双全部一轮游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疗美容机构分会副会长田亚华对中新经纬表示,虽然现在有几亿的脱发人群,但解决头发困扰的方法很多,如内服药物、外用生发液、戴假发等,这些手段分流了部分脱发群体,而植发客单价高,消费周期长,决策成本也高,最后选择植发的人,在脱发人群中的占比并不高。

方君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