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启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10 10:06:41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徐婧)“文化传承 非遗焕新”——北京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7日启动。启动仪式上发布多条非遗旅游路线,北京各区同步举办多项非遗活动,为游客市民奉上非遗“文化大餐”。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和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启动仪式在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举办,活动发布了多条非遗旅游路线,激发游人对非遗和运河文化的探知欲,让非遗有机融入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等,提升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

  启动仪式上,来自大运河沿线省市、北京各区及社会相关单位为北京城市图书馆非遗文献馆捐赠文献资料,共同丰富非遗文献馆馆藏。主会场的非遗市集共有62个展位,其中12个展位展示了大运河沿线省市的非遗项目,展示千年运河文明底蕴和未来之城的万象更新,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主会场设置了北京市非遗保护成果图文展和优秀非遗作品展。展品主要以燕京八绝为主,还有体现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的艺术创作。“北京非遗焕新购”展区集中展示非遗新品,其中,“真人唐娃娃绢人手办”是非遗技艺与科技相互加持的成果,曹雪芹风筝艺术作品冰箱贴、“内联升×博物汉字甲骨文”布鞋等非遗文创产品,让非遗更加多元化 ,融入日常生活。

  主会场周边还安排了丰富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包括位于二号码头与漕运码头的“水路”展演、柳荫广场的沿岸节目展演活动、北京城市图书馆的非遗课堂活动等。

  据悉,北京各区同步举办多项非遗活动。东城区举办“非遗时尚之夜”,丰台区带来“花开丰台”端午文化游园会,石景山区组织“仙山非遗行 京西慢时光”主题活动,延庆区推出“长城脚下品非遗——古城偶遇”非遗市集活动等。(完)

  预计1月14日08时至1月15日08时,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西北地区中东部、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北部等地将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陕西南部、安徽中部、湖北东部和西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四川盆地东北部、重庆中西部和东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10~14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3~5厘米,局地可达8厘米以上。中央气象台1月14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石器研究方法可分为“考古学研究”“科技分析”两大类。传统的考古学研究方法又可被细分为“考古背景分析法”“考古类型学研究法”“民族志类比法”“‘操作链’分析法”“区域地质调查法”及“模拟实验考古方法”等六种。考古背景分析法旨在强调石器出土的位置和背景信息,特别是遗迹壁面遗留下的工具痕迹,有助于判断石器的功能及刃部形态。考古类型学研究法和民族志类比法主要用于石器定名和分类研究。“操作链”分析法将石器加工视为一个技术系统的动态过程,并将其生命史区分为原料选择、生产制作、使用修理及废弃埋藏等多个环节,可更好地解析石器的“生命过程”。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指借鉴地质学与岩石分类学方法,分析研究石器原料的岩性、产地与资源利用策略。模拟实验考古方法通过设计相关模拟实验,加深对石器加工技术和使用功能的理解,可分为制作实验、使用实验、埋藏实验等。

 <strong> “美国历史的独特时刻”</strong>

广东分社 江西分社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合肥1月14日电 题:外派华文教师心声:“做好准备,共迎春来”

  这是坚守的动力,更是三江源的文化与自然生态得以保护、传承的根基。

陈家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