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

来源: 网易网
2024-06-21 18:29:48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任何时候都要抓好。近 年来,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市场出现深刻变革,供需关系出现新变化。同时,“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并存,“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矛盾兼在。

  时代在变,择业观也要跟着变。在促进就业过程中,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亟需树立择业新观念。

  从大环境看,我国高校毕业生连年居高不下,就业压力整体较大。求职者应理性审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在客观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作出务实选择。尤其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在工作能力、职场经验、社会阅历等方面还存在欠缺,不妨摒弃“一步到位”的观念,在社会熔炉中磨炼自己,不断增强竞争力,根据外部机遇调整预期。

  部分劳动者选择工作地域时,往往倾向于大中城市,认为这些地方工作环境好、选择机会多。诚然,大中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有诸多优势,但小城市和乡镇生活成本较低,也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小城市和乡镇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基础设施配套持续完善,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机遇。

  创业也是一种积极的就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大学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可结合自身情况,大胆自主创业。相关部门要为青年铺路搭桥,提供更大发展空间,支持青年在创新创业的奋斗人生中出彩圆梦,为创业者提供多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服务,同时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最大程度解除创业者后顾之忧。

  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就业形态的变化。由于自主性强、工作弹性大,灵活就业近年来受到年轻人青睐,这一群体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左右,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随着新业态的发展,灵活就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拓展。选择灵活就业,并非不务正业。只要拥有一技之长,未必一定被稳定岗位捆绑。无论是网约车司机,还是平台主播、短视频创作者,在解决个人生计的同时,也缓解了全社会就业压力。持续释放灵活就业活力,需要宽松包容的社会氛围,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

  “标准地”在出让时就把每块建设用地的投资、建设、税收、能耗、环境等标准给予明确。企业拿地前,就已经知道该地块的使用要求和标准。拿地后,高效办理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许可证等,变“拿地可开工”为“拿地即开工”。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峰表示,太阳能热发电行业在2022年发展迅猛,成为投资热点,“在‘双碳’背景下,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推进,需大力发展太阳能热发电这样具有大规模储能特性的电源。”

  数据显示,绥芬河口岸站1月份接入境宽轨重车317列,进出口运量68.0万吨,同比增长18%;进出境中欧班列开行72列6840标箱,同比增长60%和61.8%。(完)

  保障建设项目规划空间、高质量实施重点生态修复项目、精准有序供应产业用地、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园区内项目不再进行单项评估评价……

希望在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据了解,为满足广大健身爱好者和人民群众对于健康过年的需求,春节期间,天津市体育场馆敞开大门,向广大健身爱好者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不仅如此,各区各体育社会组织及有关单位组织还开展了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受到百姓欢迎。

张碧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