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河曲:探索多元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 学习网
2024-06-20 06:36:51

  中新网忻州11月3日电题:山西河曲:探索多元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 杨静 王春梅 王小帛 张宇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构建多元化、特色化产业布局,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秋收将尽,河曲县旧县镇大王家墕村500余亩红葱迎来收获期。“今年种了18亩半,每亩政府补的800块钱已进入我们卡里了,红葱整体比种其它作物收成好。”村民王世清和家人正在地里把一垄垄红葱拔起,去土、打捆、装车……

  来自忻州市保德县的红葱收购商们等在田间,收购着村民们刚收获的红葱,他们希望通过分销增加收入。“河曲红葱气味醇厚,口感辣,炖肉有味道,来这里收了葱卖到保德等地,能多挣些钱。”

  近年来,河曲县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把不少小产业、“土特产”培育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旱地红葱作为特色农业得到了大力扶持,全县红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今年,当地出台了红葱全产业链发展奖补政 策,全县11个乡镇都参与了红葱种植项目。其中,旧县镇更是把红葱作为“一乡一业”重点产业发展,该镇沙万村、大王家墕村等6个村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农户种植特色红葱4000亩、育苗440亩。

  大王家墕村距旧县镇镇政府5公里,耕地面积1807亩,是旧县镇的涉矿村。2012年以来,该村依托山煤公司新造平整耕地1000余亩,同时,该村通过“支部引路、村民联动”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红葱特色产业种植,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大王家墕村党支部书记周东介绍,该村从去年开始实施特色红葱种植项目,收成不错,逐步带动了村民们的种植热情。今年村集体种植红葱111亩,带动村民种植440余亩,全村种植红葱面积共557.6亩。

  “面积多,产量丰,政府还有种植补贴,我们村实现了收入翻番目标。”周东说,如今,红葱种植已成为大王家墕村村民们的“增收苗”。

  除了发展“一乡一业”红葱特色种植项目特色产业,近年来,大王家墕村积极创优营商环境,推进三峡新能源发电农光互补产业项目落地。

  走在大王家墕村,村前村后一排排电池板整齐排列,三峡能源河曲光伏项目组工作人员景浩正在对设备进行检修,“项目完全建成后年发电量计划为1.99亿度,预计节约原煤近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8万吨。”

  周东介绍,为发展该项目,村里共出租一般耕地700余亩,每年可取得土地租金35万元。村里每人可得到土地租金分配款1350元。

  “该项目总投资5.785亿元,目前村里出租地块已完成光伏发电组件布局,正在做并网准备;项目配套的20个高标准蔬菜大棚也进入招标程序。”周东说,未来,通过棚顶光伏发电、棚下种植的农光互补大棚又将为村里多一份“阳光收入”,实现电力和农业双重盈利。

  2022年,大王家墕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共150余万元,全村农户人均分配款7750元。“我们将继续探索红葱深加工及网络销售方式。”周东表示,下一步,该村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发展壮大村集体,同时引进其他发展项目,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完)

  四是芯片供应紧张仍将持续。高端、高算力芯片仍然紧缺,芯片分配对车企产生影响。

  传统民俗文化消费不可忽视。从疫情3年中走来,线上祝福“恭喜发财”,线下祈福“平安健康”已然成为人们今年最美好的心愿。除此之外,返乡过年的95后、00后也用其新奇视角分享年俗,让传统习俗再次站在春节“潮流”中心。

  科学补钙首选食补。日常饮食中有很多食物都富含钙质,如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都是补钙佳品,吃起来方便,钙利用率高,且含有维生素D等促进钙利用的因子。其次,卤水豆腐、石膏豆腐等豆制品也是钙和镁的来源之一,一些低草酸的绿色蔬菜如油菜、小白菜等也可以补钙。

  中国成功将物价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让国际社会相信中国有充足的空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22年,一些国家经历了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以2022年1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为例,美国为6.5%,欧元区是9.2%,英国是10.5%。今年,全球经济活动仍将面临通胀高企带来的压力。为抑制通胀、避免经济滑向衰退,美联储最新决定再加息25个基点,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均跟进加息50个基点。相比之下,中国物价水平总体稳定,2022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马斯多普认为,中国有充足的财政空间,帮助中国经济在重启后的调整阶段提供更多支持。

  六是商用车需求触底反弹。随着经济复苏,商用车需求将逐渐升温。

  李恒先到藕塘查看,发现一些原本干枯直立的莲秆已经被踩平。他下水后往淤泥下摸,一连几次都很难摸到莲藕,偶尔摸到一些,也已经被啃烂。看塘人说以为藕在淤泥底下很深,天鹅吃不到,便没有驱赶。

孙治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