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消费需求进入淡季 猪价显著回落

来源: 房天下
2024-06-26 05:13:05

  记者 赵黎昀

  炎夏高温,生猪消费需求进入淡季,前期大涨的猪价也出现显著回落。6月25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409跌至17300元/吨,较6月初18700元/吨高点下行超8%。

  而在现货市场上,据搜猪网数据,最近几天国内生猪市场不断回落,南北地区报价持续呈现全面下跌,各地单日下跌幅度大体在0.2元~0.4元/公斤,目前最低价的西南各地报价16.4元~16.8元/公斤,剩余其它绝大多数省份生猪出栏主流报价在17.3元~18元/公斤,全国各地生猪价格重心下探明显。

  截至6月24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为17.42元/公斤,较上一日的17.75元/公斤下跌了0.33元/公斤,单日跌幅1.86%;较去年同期的14.26元/公斤上涨了3.16元/公斤,同比涨幅22.16%。

  虽然当前猪价有所回落,但养殖端依然处于盈利区间。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全国自繁自养生猪理论盈利值为435.38元/头,仔猪育肥理论盈利值为672.06元/头。

  “目前自繁自养生猪周均盈利537.06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周均盈利543.49元/头。”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张斌提及,近期饲料原料震荡上行,对养殖成本稍有影响,加之端午节过后猪价持续下行,自繁自养生猪盈利减少,而外购仔猪养殖同样受月前仔猪价格上涨原因影响,盈利减少更加明显。

  虽然近期猪价回落,但在张斌看来,传统淡季过后,下半年市场或逐步向好,中秋、国庆、元旦、春节加之冬至前后的南方腌腊对需求均有提振。

  张斌称,短线来看,传统淡季背景下,再次冲高的可能性不大。随着本轮二次育肥出栏结束,学校开学,非瘟好转,看涨预期增强,8月份或迎来新一轮价格上行。至于传统旺季的三四季度,倒推去年的11月份因为猪病造成的产能去化,(9月至10月)供应端或有利好支撑,行情向好。但二次育肥增加了行情的不确定性,如若8月份出现全年高点,冲高之后必回落,因此不乏出现旺季不及预期的可能性。

  李晶也表示,本轮猪价下滑后,二次育肥客户补栏积极性提升,一部分补栏行为提前启动,对7月猪价有利空影响,而8月至9月出栏的生猪对应去年10月至11月的能繁母猪,其间猪病导致产能去化,对于市场仍有支撑,三季度行情或处于高位震荡,到9月至10月再次受到二次育肥提振,或达到年内高点。

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责任编辑:李桐

  四川干旱是个旷日持久的难题。据《四川省志·水利志》记载,“四川省气象局1951到1980年30年系列资料分析,全省除1954、1956两年无旱外,其余占93%的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基本上是十年九旱。”

  被强拆前,他曾经历过被强制断水断电、上门骚扰、无故被打等。有些痕迹永远地留在了他的生活中,即使后来搬到了新住处,恐惧依旧没有消散,他在客厅里安装了四个监控,常年将防身用的棍棒放在门口橱柜上。

  袁征:我认为中美关系短期内很难有明显的改善。像前面所说的,美国的对华政策基本已经调整成型了,目前美国国内的对华舆论比较消极,美国国会对华态度也不太友好,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关系很难通过短期的接触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四川的大型水库数量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水利部制定的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是大型水库,库容1千万到1亿立方米的是中型水库,1千万立方米以下的是小型水库。

  既要打压遏制,又要对话合作。中国是推动世界复苏的主要动力,也有帮助美国纾困的能力。打压中国是美国维霸的战略需要,可要化解困境却又需要中国的合作。为了对话而对话,谈一套,做一套,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适得其反。美国不要妄想中国以牺牲核心利益为代价与美国合作。

  “我们也非常高兴你们(美国)与北京就台湾问题达成一些谅解。一年半前我访问北京和华盛顿,当时我对美中关系的中断对美澳战略利益的影响感到担忧。中国新领导层的计划雄心勃勃。看到市场力量能在中国运行,看到(中国)与世界拓展业务的巨大意愿,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鼓舞。澳大利亚的政策旨在使中国政策的这种转向和发展成为持续可行的选择……我们与你们和其他太平洋国家一样,非常愿意展示与我们建立关系对中国来说是具有价值的政治和经济选择。”

胡忆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