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3000余株珍稀濒危植物回归原生地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11 05:46:02

  中新网宜昌3月12日电 (记者 郭晓莹 董晓斌)3000余株长江三峡特有珍稀植物,12日野外回归种植到历史分布区域消落带。它们将发挥稳固土壤、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构建起绿色生态屏障。

  此次被种植、回归的珍稀植物为疏花水柏枝和丰都车前,均由三峡集团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自主繁育。该中心先后攻克了近百种珍稀资源性植物繁育难题,成功繁育特有珍稀苗木23万余株,并将自主繁育的珍稀植物回归种植野外,让三峡地区濒危珍稀植物重回长江两岸自然生长,助力长江两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

  “这两种植物均为两栖植物,既耐水淹,又抗干旱,三峡库区是它们的原生地,它们也是库区最好的生态修复植物。”长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负责人黄桂云说,这些两栖植物的回归种植是破解库区消落带治理难题的有益的尝试。

  据介绍,此次野外回归的2000株丰都车前,部分种子曾搭载神舟十三号飞船遨游太空183天。太空育种技术以其高变异率和短育种周期的优势,为创制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提供了新途径。黄桂云表示,将设置监测系统,实时观测这批野外回归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

  “珍稀 植物回归自然,是一项系统工程,比如开展野外驯化研究,探索回归植物的开花、结实等情况,同时要开展原生地生境及多样性研究,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确保回归后的植物能自然繁衍生息。”黄桂云说,三峡特有珍稀植物不仅是回归种植,还要使其适应环境,茁壮成长。“让珍稀植物变得不珍稀,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完)

  根据协议,签约方将成立联合专项工作组共同推进“一二五”工程,即建设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打造纯电、混动两个百万级产品群,打造能源系统、电子电控、智慧电驱、智能移动机器人、商业创新五个百亿自主产业集群,加快带动广西形成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布局,助力广西构建形成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

要不我们墩墩还不得化了

  1942年7月17日开始,次年2月2日结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军队在约10万平方公里区域内与德国法西斯的激烈交战,双方数百万人陆续参战,以苏联获胜告终。

  在黄先生的记忆里,曾经就有一位男士提出,因年后想带妻子回村里的婆家过年,过年期间妻子又承担大量家务,最后妻子才有了离婚想法。据黄先生介绍,该男子因自己老家的习俗,已多次带妻子回婆家过大年三十,直到大年初二才能回娘家。而这也造成妻子多年的不满。此外,过年期间家里的家宴也都由妻子和婆婆负责,长期下来,妻子有了怨言。

  一是着力支持扩大有效投资。积极做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截至2022年末,已投放约74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项目2700多个。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用好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引导商业银行等同步跟进重大项目配套融资。2022年,支持发放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贷款1214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3.8%。

  这几天,江苏省淮安市的三家企业陆续迎来了60余名求职者实地探访。求职者们可以现场感受企业发展前景、工作氛围和劳动环境。求职者刘威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在看到多家大型企业纷纷落户淮安后,决定今年留在家乡。

苏美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