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哥医生研学山西:带回所学 造福家乡

来源: 金融界
2024-06-22 02:14:47

  中新网太原12月5日电 题:多哥医生研学山西:带回所学 造福家乡

  作者 范丽芳 范舒琪

  “这张证书凝结了我们在中国学到的经验和技术,见证了我的成长,我将带着它造福多哥患者。”近日,多哥三名医生完成山西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在当地医院为其举行的结业证书颁发仪式上,NAGBIDJA N’Djoname说,感谢伸出援手的中国人,这样的友谊值得铭记。

  根据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与多哥卡拉东岱地区中心医院创伤骨科对口合作机制,多哥首批三名医护人员从2023年6月底到12月初,在山西学习常见创伤急救技术、手术室设备的应用和维护管理等。

  创新模式强合作

  位于西非的多哥,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基础较弱,医疗卫生投入占比低,医疗水平有限。1983年起,山西开始向多哥派遣援非医疗队,截至目前,已累计派出22批次、442人次。

  为落实“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的倡议,近年,山西省卫健委丰富合作形式,推进对口医院合作项目,加大受援国专业人员培训力度,助力当地医疗技术水平提升。

  根据双方工作安排,该项目周期为3年,通过邀请多方卫生人员分批次来晋研修、医疗器械和远程设备捐赠、远程会诊平台搭建、专家组赴多哥授课等方式,帮助多哥的医院加强创伤骨科建设。

  对症下药提技 能

  多哥是一个交通事故频发的国家。当地民众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是导致高伤残率的直接原因,而医疗条件落后、医疗物资匮乏、没有创伤骨科专科和从事创伤骨科专业的医务人员、缺少科学有效的创伤救治体系,是导致车祸创伤后患者死亡率高的间接因素。

  作为集医疗、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承担了帮扶多哥医院建设创伤骨科、培养创伤骨科专科医护人员、助力当地完善创伤骨科救治体系的工作。

  “在多哥,交通事故受害者大部分被送往创伤科,但整个多哥,创伤科医师只有15到18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外事科副科长刘世建介绍,该院为首批来晋研修学员安排了急诊处置、交班查房、管理患者、定期讲座、观看手术、学习手法整复等内容。

  “我看到许多中国医生特别专注于某一项治疗领域。”学员TCHAO Yao Essoham说,医生团队之间严密有序的组织、默契高效的合作,很值得学习。而中国医生的整复手法,更是让康复理疗师AKADE Koffi Talbya大开眼界:一摸、二接、三端、四提、五按、六摩、七推、八拿,许多骨折问题不用开刀便能解决。“多哥许多患者因无力负担手术费,导致终身残疾。”AKADE Koffi Talbya说,整复手法不仅减少了手术费用,且患者病程缩短。

  多哥高级健康技工NAGBIDJA N’Djoname对此也深有感触,“在多哥,骨盆骨折的患者只能进行简单的牵引,但在这里有许多种治疗方法,让我们很受启发。”

  文化交流注活力

  工作之余,山西的高楼大厦、花样美食、厚重历史,亦让三名学员留恋。“一种面竟能做出这么多花样”“地铁交通如此便捷”“这里的人友好又热情”。在回家的行李箱中,他们塞进了中国的芝麻、足球、按摩仪。

  面对镜头,NAGBIDJA N’Djoname忍不住秀起了汉语:山西面、牛肉、鸡肉、羊肉、鱼、辣椒。 AKADE Koffi Talbya则竖起大拇指,用汉语说道:“我们很高兴,非常感谢中国医生,谢谢。”

  山西省卫健委国际交流合作处负责人说,此次交流不仅是培训的结束,更是友谊的开始,希望学员们将此行收获,与家人、朋友和同事分享,增进多哥人民健康福祉,架起中多交流桥梁。(完)

  与美国“放下暗棋”不同,在韩国,斯托尔滕贝格大谈“中国挑战”,称虽然中国不是北约的“对手”,但中国在北约议程上变得越来越重要。他指出,“我们应该在军控、气变和其他议题上与中国接触”,但“中国对我们的价值观、利益和安全构成了挑战”。

  林裕昌的堂哥回忆,“我和裕昌从小一起长大,他读书时就立志要报考军校、报效国家,2015年考取国防科技大学,我们都很高兴,十分支持他在部队发展。”

  近期房贷利率的调整也是重要触发因素。自年初首套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来,截至1月31日,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城市中,首套利率低于4.1%的城市共30个,部分城市房贷利率已迈入“3时代”。

  易鹏飞出生于1962年5月,湖南益阳人,曾任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怀化市市长、娄底市市长、郴州市委书记等职,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期间兼任郴州市委书记至2021年3月卸任。

  “对个人来说,判断是否需要提前偿还个人贷款,最直接的方式是看投资收益是否可以覆盖贷款利息。如果投资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则考虑将资金更多用于投资;反之则可以考虑部分或全部偿还贷款。当然,还需要为日常生活支出与未来养老、医疗等留足资金。”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在加强妇幼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国家卫健委提出加强骨干人才培训培养,鼓励西医妇产科临床医师学习中医,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具有高级职称的中中医妇科医师多点执业。国家中医药局将深入推进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在相关人才培养专项中,统筹加强不孕不育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到2025年,在每省(区、市)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不少于2个传承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培养不少于10名中医药业务骨干。

梁雅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