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爆火,大学要不要破格录取该听谁的?

来源: 能源网
2024-06-15 20:41:11

  是否破格录取学生,大学须依法依规并坚持专业 判断,很少会被舆论左右。

  文 | 熊丙奇

  中专生姜萍爆火网络之后,多所高校发微博,向姜萍表示祝贺并欢迎报考。姜萍的数学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姜萍的梦想是进入浙江大学,于是,舆论特别关注浙大能否破格录取姜萍。

  对此,浙大招生办工作人员表示,不好回答此事,目前也还没有接到相关通知。另据报道,浙大数学系一教授曾发微博称,欢迎姜萍来浙大学习。浙大官方微博则发布信息称,“为姜萍点赞,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我们在浙大祝福每一位考生”。

  “欢迎来浙大学习”“祝福每一位考生”,这和表态破格录取姜萍,是两码事。到大学学习的方式,不只是被录取为全日制学生,还包括访学、交流以及接受大学继续教育等。浙大欢迎姜萍来学习、报考,却慎提破格录取,有其原因所在。

  即便舆论有对“大学破格录取姜萍”的美好期待,但在现实中,大学要破格录取一名学生,也有相应的规定和流程,大学必须依法依规并坚持专业判断,很少有被舆论左右的情况。

  本质上,大学破格录取一名学生,属于教育事务和专业事务。是否破格录取一名学生,取决于两点,一是这名学生是否足够优秀,达到破格录取的标准;二是是否符合有关破格录取的政策。

  姜萍之所以爆火,除了本身特别优秀,与其中专生身份也不无关联。中专生的身份与“进入数学竞赛决赛”,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但是,如果她不是中专生,而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舆论会这么关注,并呼吁大学破格录取她吗?

  事实上,为避免刺激竞赛热,不让学生和家长功利对待竞赛,我国已经取消了奥赛竞赛高考加分和保送录取政策。目前,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才有保送资格。

  姜萍参加的竞赛是由企业组织的公益比赛,虽然也具有国际影响力,却不在国家认可的五大学科类竞赛之列。即便其在接下来的决赛中获得佳绩,依靠这一竞赛成绩,或许也很难获得大学破格录取或保送录取的资格。

  当然,这一竞赛已经充分展现了姜萍的数学天赋,如何让她以及类似“偏才”得到更好的培养,则是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常规来看,姜萍接下来的成长路径或许是,通过职教高考,进江苏的本科院校。据她的数学老师介绍,由于专业限制,她只能就读于江苏省内的三所高校,最好能申请到常熟理工学院。

  如果姜萍本人更倾向于做数学研究,那么,升入的本科院校能为其创造学习数学的条件吗?她会不会因为缺乏老师的指导而放弃数学兴趣?

  也有江苏的本科院校提出,姜萍可以先到他们学校学习,打好数学基础,今后在读研时再选择浙大。这当然也是一条路径。届时,大学可以利用研究生推免政策录取姜萍,但其前提也是,姜萍在本科期间仍保持有突出的数学成绩表现。

  当前的舆论,似乎更期待浙大能够立即破格录取姜萍进大学学习、深造,认为这是“特事特办”,不会产生什么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毕竟姜萍“太特殊”了。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便是浙大能破格录取,似乎也不宜操之过急。

  首先,姜萍目前在中专学校学习,也有很好的数学老师指导。其次,这次数学竞赛让姜萍受到关注,也是她思考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时机。

  毋庸讳言,在当前,我国很多学生学数学的目的就是参加竞赛、升学。但姜萍应该不属于此类。所以,她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做好今后是否把研究数学作为自己职业、事业的规划。

  如果姜萍把浙大等高校作为下一步求学的目标,相关大学或可根据其数学成绩,决定是否破格入围强基计划校测,并由学校的教授委员会对其学术能力进行面试考核。

  如此,高校也能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育人理念,给予姜萍这样的“偏才”学生更好的求学与发展机会。

  如果姜萍不能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名校深造,那进入普通本科院校,打好数学基础也是一个务实的选择。而这,则需要大学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研究数学的环境,包括通过交换生计划等,让她有获得名师指导的机会,呵护其更大发展。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责任编辑:张迪

  今年6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推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上忠实履职尽责》一文。

  最后是“自我适应”,也是韧性城市最重要的内核。杨赛霓指出,现在每个城市都要对历次极端天气事件进行复盘和反思,“不仅是国内的案例,还有国外的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去自我适应和改进。

  会议审议研究了《理事会章程》《理事会议事规则》《大学章程及办学方针》《大学2023年8-12月份工作计划》等9项重要议题,并决定聘请中国科学院梅宏院士为福州市福耀高等研究院/福耀科技大学(暂名)校长。

  王毅在应约会见苏杰生时表示,作为全球前两大发展中国家和永远的邻居,中印共同利益显然大于分歧,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具有全球示范意义。双方应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相互猜忌。我们要把精力和资源聚焦于各自发展、民生改善和加快振兴,不让具体问题定义整体关系。希望印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边界问题解决办法。

  对于韧性城市建设,地方是选择短期经济发展,还是长期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决策者进行复杂的权衡。杨赛霓提到,韧性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成本很高,每个城市应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和发展特点进行建设。

  彼时,国有大行正经历一场重大变革——全面推进股份制改革,建行亦如此。2003年4月,建行成立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全行的股改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安排,当时媒体称建行的股份制改革是“铁腕攻坚”。

钱汉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