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回响丨种粮大户徐淙祥:“又是一个丰收年”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14 06:36:20

九一黄色视频APP免费下载「火事で死ぬことが」  “常”,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jLIw-AHnSnq6QYTN6jU3IX-镜观·回响丨种粮大户徐淙祥:“又是一个丰收年”

  麦收时节,在安徽阜阳太和县,机器轰鸣,麦浪翻滚如金色绸缎,饱满的麦粒装满一辆辆运粮车的货厢。

  日头正盛,71岁的种粮大户徐淙祥深入田间,和农技专家们一起为试验麦种测产。“穗大籽多粒饱满,又是一个丰收年!”徐淙祥高兴地说。

  两年前的夏天,徐淙祥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回信里,总书记勉励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2010年,徐淙祥牵头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多年来,他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究,与省、市农科院等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开展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的育种选种工作,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标兵等荣誉称号。

  在徐淙祥的带动下,他的儿孙先后投身于科技种粮事业。目前,他的孙子徐旭东已是合作社的理事,由“新农人”成长为“兴农人”。“习总书记一直都很关注粮食生产,这次回信让我们祖孙三代备受鼓舞,更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底气。”谈到自己的事业,这名“95后”干劲满满。

  总书记的嘱托与鼓励令徐淙祥心潮澎湃。近年来,合作社在粮食不断增产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很多乡亲走上致富之路。

  2024年夏收,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再次迎来丰收。经专家测产,合作社的平均亩产约为650公斤,在合作社的高产攻关示范田中,有三个小麦试验品种亩产超过800公斤,最高亩产达到了846.84公斤。徐淙祥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带动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把日子过得更好。”

  策划:杨玉华

  记者:刘军喜、周牧、黄博涵

  编辑:张善臣、毕晓洋、李琰、张浩波

  新华社摄影部、安徽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元旦之后,在连续晴暖的好天气里,人们出游意愿加速恢复。众多“阳康”奔赴主题乐园给自己一个奇幻之旅。

  <strong>把稳思想之舵,夯实理想信念的“压舱石”。</strong>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只有理想信念坚定了、崇高信仰守住了、奋斗信心增强了,才能找准前进方向,面对大风大浪不迷航,沿着正确方向远航。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恢宏史诗,没被任何困难压垮、任何敌人打倒,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青年干部,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都必须矢志不渝听党召唤、跟党奋斗,主动听党话、跟党走,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构筑起强大精神支柱,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把青春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人生篇章上色添彩。

  位于凉山的安宁河谷是仅次于成都平原的四川第二大平原。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大力推动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制定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水资源配置与水网等专项规划,着力打造“天府第二粮仓”。对此,四川省人大代表、凉山州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余世学表示,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方面下功夫,定位很准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