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看见福建漳州“另一面”:工业加速发展

来源: 未来网
2024-05-31 03:54:50

  中新网泉州11月7日电 (吴冠标)6日,参与“行走中国·第六届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活动的17个国家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福建漳州古雷开发区与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地感受漳州工业发展及中菲“两国双园”园区建设的高速步伐。

  当天,海外华媒代表走进古雷规划展示馆、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文化厅,了解古雷开发区的发展成就;在漳州开发区的威驰腾新能源汽车项目中,参观新能源汽车的“黑科技”。

  “在我的印象里,漳州是花果之乡,是闽南文化发祥地,却没想到它还是一座有创新力、竞争力的工业城市。”《阿根廷华人网》总编辑崔明才在参访中看到了漳州的“另一面”,古雷开发区的石 化产业、漳州开发区的高科技企业都令他感到意外。

  工业,是近年来漳州发展的“关键词”。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漳州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2%,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3%;“9+5”产业中的9个工业产业产值增长8.4%,新能源、绿色纸业、石油化工三个产业增速分别达到64.5%、46.0%、25.3%。

  作为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大陆唯一台湾石化产业园区,古雷开发区当下正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推动闽台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生态石化基地,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谈及石化产业,可能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粗犷、不环保,但今天我们走到古雷开发区,发现它是绿色的,不仅植被丰茂,风景优美,生产线也很洁净,这很难得。”澳大利亚澳华电视传媒副总编杨军表示,他要将这样的漳州宣介给更多海外华侨华人,促进更多海外企业和漳州合作。

  加拿大视传媒主编李艳彬也看好古雷石化产业的发展,“随着中菲‘两国双园’园区建设的推进,古雷开发区还有很大发展前景”。李艳彬认为,漳州营商环境好,企业家有创新、拼搏精神,为漳州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完)

  <strong>坚持守正创新之“理”。</strong>守正才能不偏离正道,创新才能顺应时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创新才能更好地守正,只有创新才能使所守之“正”与时俱进,获得强大生命力。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同时,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坚持立破并举,以巨大勇气和魄力推进各方面改革创新,使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

  2022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政府对居民收入保障加强,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5.5%,快于全部居民收入增速。

  高岸明指出,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饱受战争、疫情等因素拖累,下行风险不断积聚的背景下,世界将目光聚焦中国,期待中国经济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希望。他强调,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会改变;中国倡导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特别是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有序放开,生产生活陆续恢复正常,中国经济正逐步迈入新阶段,必将为提振世界经济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他表示,大使圆桌对话会是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各机构合力打造的中外高端对话品牌,外文局将继续支持办好这一机制化活动,加强中外交流,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国重要政策的核心要义和理念。

  宁夏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自新表示,“三个国家级平台”从科技研发、质量安全、市场培育三个方面集中发力,支撑了枸杞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中国枸杞研究院组建了枸杞资源与遗传育种、生态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质量标准与测试、功效物质基础、产业中试孵化6个研究中心,以及宁夏枸杞创新中心、枸杞技术成果信息化转化应用中心2个转化应用中心。国家枸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夏)主要依托宁夏药检院建设,目前已通过中国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资质认证(CMA认证),预计2023年上半年正式运行。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是农业农村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的“部区共建”项目,已建成“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线上交易平台,30多家企业、商户开展了线上交易。

  据统计,2023年1月以来,经中山海关监管供澳年花132批,货值86.3万人民币,与去年同比增长11%。(完)

  张晓晶指出,中国经济具有长期增长的底气、抵御风险的底气、开放共赢的底气,这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提供了保障。他指出,就增长而言,中国居民储蓄率高、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高、创新能力提升。就抵御风险而言,中国的资产总量远大于负债总量,政府财富占社会财富比重较高,政策调整及时,有足够能力应对债务风险、平台经济和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就开放共赢而言,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高,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因此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扩大开放,合作共赢。

吴文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