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巴里·马歇尔参访浙江天一阁 对话东西方医药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4 04:26:15

  中新网宁波6月2日电 (张斌 王旭文)6月1日,在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院Tianyi Talk系列活动开启跨界对话,邀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与天一阁古籍研究专家、宁波市第二医院中医药专家交流东西方医学与文化。

  当日,巴里·马歇尔参观了天一阁藏书楼。参观后,他表示,天一阁与阁主范钦让他想起了英美的一些图书馆和藏书家,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度,但他看到了他们对藏书同样的热情。

  随后,巴里·马歇尔来到古籍阅览室。只见桌上摆放着几册古籍,八种中药材,三张手抄药方,本次对话由此开启。

  “这是天一阁馆藏的影宋刻本《黄帝内经》。”天一阁古籍地方研究所馆员赵旭腾介绍说,《黄帝内经》是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书中以医学理论为主,兼及针灸、方药和治疗。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指导下,阐述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规律、病证等多方面内容,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翻看古籍时,巴里·马歇尔指着古书中的注解,表示对这几列“小字”很感兴趣。

  赵旭腾解释说,在中国古代医学中,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合称为“五脏”,五脏对应着五种情绪,分别是喜、怒、悲伤、忧心与恐惧,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的认知。

  同时,置于古籍一侧的三张手写书法药方引起了马歇尔先生的注意,分别为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柴胡泽泻汤方、李知先《类编伤 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中的承气汤、明代张时彻辑《摄生众妙方》中的治腹疼(药

  赵旭腾介绍说,这三张是从天一阁馆藏古籍中摘录的治疗脾胃的药方。药方,是古代中医用药经验的总结。书中的药方前半部分描述症状,后半部分列出使用的中草药与剂量。

  巴里·马歇尔听闻后说,澳大利亚也有很多处方书,记录着人们既往疾病史,也是现实积累的经验。当日,宁波二院中医科相关负责人还介绍当前中医药的概况,以及中医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基本原理。听到中药里姜的用法,巴里·马歇尔笑称,他的中国朋友们也会在他感冒时送他生姜。

  天一阁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明代著名藏书家范钦是其创始人,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和展示窗口。

  此次活动期间,天一阁博物院院长庄立臻将从天一阁馆藏医书古籍中摘录的手写书法药方赠予巴里·马歇尔作为留念,还向其赠送“连中三元”状元粽,提前送上端午祝福。(完)

  早在1、2号坑发现时,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就发出过一个冷静的提醒——要从“坑”里跳出来。事实上,器物坑与三星堆遗址之间并不能直接划上等号。从时间上讲,器物坑只代表了三星堆文化并且只是后期——存在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至前1000年左右的遗址整体,总共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文化遗存;从空间上讲,它们在3.5平方公里的城址内也只占据西南一隅。

  该论文第一作者张翠玲向界面新闻介绍,2017-2018年期间,她在维也纳学术访问时,注意到各年的欧洲人口数据表都会公布无孩率这一指标,后来就持续关注中国女性终身不育以及年龄别无子女问题。本项研究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重点研究课题“我国终身不育水平估计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她指出,本项研究中的“无孩”,包括主观上的不要孩子(childfree),以及客观上的无孩(受制于生理的、婚姻状态转变、人工流产史导致的继发不孕等)。

  “每年我们都要值‘三夏’的班,以前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工作是要防火。”郭华说,今年受灾,村委会更像是一个小型的调度中心,要排查哪些农户家庭困难不方便收麦,要帮忙联系收割机或者拉小麦的运输车,郭华常常开着一辆红色的“老头乐”四轮电动车,在村里巡视查看。

  更为难以捉摸的还有青铜人身形牌饰。只见它通高46.4厘米,形似一个无头无臂的人体,上部如穿衣袍,下有双柄似双腿,下端饰凸弦纹。器身装饰图案,主题纹饰为两组倒置的变形鹳鸟纹,鸟喙长及等身。根据鹳鸟能够预知降雨的习性,一种观点认为牌饰寄托了蜀人想要汲取其力的希望。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牌饰表现的是岷山的形态,双柄即为山上的若木。它的放置方法也甚是叫人费解:倘若将牌饰视为人形,形如双腿的双柄就应该朝下放置。但这样一来鹳鸟图案便倒了,而且不带双柄的一段还有一道较宽的边缘,三星堆中具有这种宽沿的其他器物均宽沿在下。同时因为两柄之上铸有凹槽,虽貌似人腿却不尽符合生理特征,或许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形器物。

  国内反垄断的法律法规出台不足20年,美国早在1890年出台全球第一个反垄断法《谢尔曼法》,距今已有130多年。“引导企业广泛建立反垄断合规机制,将反垄断合规内化到公司的日常运营,是发达国家在反垄断领域实现自我监管、合规经营非常重要的经验之一。”孙晋表示。

  2号坑出土的三件青铜面具同样颇为神秘。尽管两个器物坑中的大量青铜人像,无论造型如何,面部形象看上去都十分奇特古怪,但这三件面具尤其夸张,眼球明显突出眼眶。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宽138厘米,中空的眼球直径13.5厘米,凸出眼眶16.5厘米,前端略呈菱形,中部还有一圈镯形圆箍。其鼻梁上方有一个方孔,可能原本铸有精美的额饰,因为在另外两件体积略小形状接近的面具中,有一件就在相同的位置饰有立体夔龙或云雷纹状饰件。

彭姵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