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沅陵:六旬艄公“掌”龙舟 劈波逐浪“父子兵”

来源: 红山网
2024-06-06 23:21:27

  中新网怀化6月5日电 (雷玉杰 陈丰艺 邓浩然)“沅陵传统龙舟使用的是插艄,因为我们比赛要横江竞渡,艄公要感受风力、水流,及时进行调整和适应,让龙船在激流的水面上保证船身不能走艄。”说起掌艄的技巧,63岁的艄公陈建便滔滔不绝。

  在“中国传统龙舟之乡”湖南怀化沅陵县,“扒龙船”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因沅陵古称辰州,当地人把流经该区域的沅水河称为辰河。每年农历五月,辰河都会上演传统龙舟竞渡。“福地怀化 沅陵相见”怀化·沅陵2024年传统龙舟赛将于6月20日开赛。

  艄公陈建是参赛者之一。他19岁时便从父亲手中接过艄浆,传承了家中“三代艄公”的“龙船经”。40多年的扒龙船生涯中,陈建印象最深的一场赛事是2019年中国·沅陵传统龙舟赛决赛。比赛中,他所在的龙舟队伍出乎意料地“走艄”,但他没有放弃,将膝盖死磕在船沿上,在不影响队友节奏的情况下调整龙舟,最终帮助队伍逆转局势,夺得冠军。陈建也获得了“最佳艄公”奖。

  已是沅陵龙船圈内“老手”的陈建,依旧坚持每天锻炼,快走、压腿,保持手部和腿部力量。“要保持最好的状态,为家乡而战。”今年陈建将担任沅陵传统龙舟“太常一号”红船队的艄公,和队友一起劈波逐浪。

  周玉龙父子三人去年和陈建还是对手,今年由于两支龙舟队伍合二为一,他们将并肩作战。“儿子们从小就站在岸上看我扒龙船,现在我们父子三人都在一条船上扒。”周玉龙说,龙船已成为父子三人间的 特殊纽带,再远再难每年也要回来扒船,这是他与儿子们的约定。

  如今,沅陵人已将扒龙船这一民俗活动发展成为极具地域特色、文化内核和精神谱系的传统体育盛事,形成了“偷料”“关头”“赏红”“抢红”“砸船”“两大观点”“三大流派”等“沅陵龙船经”。2011年,沅陵传统龙舟赛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完)

  但是封锁不是应对疫情的最终解决方案。如何与病毒作战并将其对公众的威胁降到最低是中国政府的目标。2019年疫情暴发后,中国立即分享了该病毒的首个全基因组序列,并开始了疫苗研发。2020年4月,中国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进入第二阶段临床试验。这是世界上首个进入该阶段的新冠病毒疫苗。2020年12月31日,中国首个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上市。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逾34.6亿剂次,疫苗全程接种率超过90%。

  <strong>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 许利平:</strong>比如说在(联合声明)28项的共识里面,涉及南海问题的篇幅是比较大、比较多,就是因为我们考虑到中菲在处理分歧的时候,避免南海问题被某些大国干预、利用。建立这一个外交部门的直接的沟通机制,实际上对以前我们建立的南海双边的磋商机制是一个有益的补充,从这一点就证明了中国和菲律宾是有智慧、有能力来处理我们双边的分歧,进一步彰显了双方不希望南海问题来影响双边合作的一个大局,南海问题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这个在联合声明里已经明确阐释了,也就是说在这一点双方是有高度共识的。所以通过设立双边的直接的沟通机制,我觉得未来一定会在南海地区做好示范,奠定南海一个和平稳定的基础。

<a><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8/1783447706.jpg" alt="" /></a>

  返回途中,官兵们再次经过“戍边林”。“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我们也要扎根边关,为守卫祖国大好河山奉献青春!”官兵们的声音清澈有力、豪迈激昂,穿透了边关风雪。

  2022年,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加快形成。江北国际机场T3B及第四跑道工程加快实施,基本建成万州、黔江机场航站楼改扩建项目。新加坡航空(重庆)保税航材分拨中心挂牌运营,成为全国首例“以航空公司为单元”保税航材监管模式的重大制度创新。2022年,重庆江北机场旅客吞吐量仍突破2000万人次,达216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2万吨,分别位列全国第2位、第8位。

  这一天,是2023年春运第一天。徐州铁路公安处徐州站派出所政委王磊介绍说,今年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运,客流会有大量增加。他们已经制定细化了春运安保方案,根据客流情况及时调整警力部署,紧盯重点部位、重点时间、重点车次、重点候车室,加强安检口、进站口、检票口、车门口、出站口等重点区域的巡逻检查,加大重点人员、重点可疑物品的盘查检查,全力确保站区安全稳定,旅客安全出行。

张石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