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法院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3244件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06 09:47:49

  中新网贵阳6月5日电 (记者 张伟)2023年,贵州全省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扎实推进“案件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3244件,包含刑事案件781件、民事案件618件、行政案件1845件。其中,环境公益诉讼案件655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8件。

  记者5日从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上述消息。

  2023年,贵州法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贵州生态环境保护实际,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法院受理各类环境资源刑事案件825件,审结781件,判处罪犯1381人。雷山县法院审理盗割“古楠木王”环境公益诉讼案,依法追究11名被告人刑事责任,同时依法判令15名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就毁坏珍贵树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承担生态修复和惩罚性赔偿责任。该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选为依法惩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典型案例,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

  贵州法院受理环境资源民事案件704件,审结618件。贵州高院审理全省首例跨省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案,准确把握新类型案件的法律特征,助力优化煤炭产能配置,推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助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该案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

  贵州法院受理环境资源行政案件2161件,审结1845件。安龙县法院审理的贵州省贞丰县人民检察院诉贞丰县某局不履行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中,法院引导各方诉讼主体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督促具有文物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积极履职,使文物得到及时修复。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选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贵州法院受理社会组织和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734件,审结655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审结292件,行政公益诉讼审结16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审结347件。遵义中院审理的遵义市人民检察院诉贵州某公司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中,法院通过强制执行措施,追偿森林生态服务期间功能损失及鉴定费用290余万元,并设立贵州省首个森林碳汇观测基地,推动生态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该案被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下一步,贵州法院将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不断深化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改革,持续加强专门化体制建设、环境资源裁判体系化建设、环境资源审判品牌建设,奋力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完)

  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方面,贵州全省法院依法宣告35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48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确保无罪者不受刑事追究;依法再审宣告6名被告人无罪,还无罪者以清白。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香港1月15日电(记者 魏华都)记者15日获悉,机甲大师2022青少年对抗赛(香港站)颁奖典礼在港举行,比赛吸引153间中小学校的学生参赛,最终由德信中学、圣文德天主教小学分别获得中学组和小学组的冠军。

  澳门国情教育协会会长王海涛表示,这些活动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提升了澳门同胞尤其是青少年对国情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年轻一代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增强,愿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昔日,由于平时文化生活相对单调,春晚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场“奢侈”的文化盛宴。而近年来随着人们文艺欣赏能力的提升,加之文艺活动和作品十分丰富,观众对春晚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淡水河谷是世界最大的矿业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开采商和供应商之一。“早在1973年,我们就向中国出口了第一船铁矿石,比巴西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还要早一年。中国从2006年起成为淡水河谷的全球最大市场,每年企业50%以上的铁矿石产品销往中国。”谢雪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全球有目共睹,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蕴含巨大商机,为包括淡水河谷在内的不少外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合作平台,我们始终将中国市场置于业务发展战略的中心。

  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安全生产指挥中心,随着操作人员一键指令,23601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启动,“花甲”老矿进入“智能时代”。“割一刀煤能节省一半时间,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综采一队队长李生龙介绍。

夏勋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