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共享成都高质量发展机遇 赋能两岸融合发展

来源: 知识网
2024-06-24 22:24:08

  中新网成都1月9日电 (王利文)“2023年,我们举办海峡两岸高层次人才交流会发现,越来越多台湾高层次人才看好大陆发展机遇。”近日,在成都星点(高新)海峡两岸新经济创业园内,总经理郭弘扬总结近年“成绩单”:依托成都投资营商环境和平台建设等利好因素,园区“一站式”服务不断前移,招引工作从“量”向“质”推进,越来越多台胞愿意来成都投资兴业。

  近年来,成都统一战线大力实施思想政治引领、发展信心提振、建言献策提质、营商环境提升、投资促进提速等统一战线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广大台胞参与其中,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和深化交流合作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成都涌现出一大批台胞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典型,郭弘扬便是其中之一。2016年,他初到成都时,被当地发展活力和宜居宜业环境吸引,了解到不少台胞同样看好大陆西部发展机遇,便萌生了建立孵化器的想法:通过搭建平台,减少信息差,激发台湾青年创新创业活力。

  正在创业园工作室中忙碌的小象赋能(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台湾青年李永强正是园区吸引的高层次人才。“园区解决了办公场地,郭总他们也带我了解惠台政策,帮忙搭平台、找资金。”李永强表示,他计划接下来在提升营业额的同时,在科技项目合作等方面实现长足发展。

  此外,郭弘扬在成都市郫都区建立的亚台青(成都)海峡青年创业园,成为不少台湾青年“登陆”的第一站,为台胞来川实习、就业、创新创业提供服务。近7年来,该园区入驻企业合计92余家,注册金额累计约2.6亿元,涵盖乡村振兴、电子科技、生物医药、影视文创等领域,累计举办海峡两岸交流活动100多场次,接待台湾青年参访12400余人次。

  “台湾青年要在大陆扎根,先要深度了解一个地方。”台湾青年陈韵如回忆,自己就是看到了“世界美食之都”的机遇,2019年入驻了亚台青(成都)海峡青年创业园,开创了台湾奶茶品牌“紫气茶来”。借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她还将奶茶店开到了重庆。陈韵如打算,与农产品更好地结合,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同时帮助有想法的青年,找到适合发展的市场。

  截至2023年9月,成都累计登记注册台资企业1737家,涵盖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建筑建材、金融服务等六大产业领域 ,台湾9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5家落户成都。成都已成为大陆中西部地区台商台企最多的城市和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的首选地。

  新光天地作为台湾新光三越集团在大陆投资成立的商业综合体品牌,长期关注大陆市场发展状况。新光天地(成都)副总经理毕继仁坦言,经过长时间调研及布局策略规划后,公司对西南区域、成渝市场的城市发展、消费活力极具信心,在当地招商引资的优待政策下,于2019年落地成都市温江区。

  “我们每年举办超200场特色活动,备受消费者喜爱。2023年开展了商圈现象级‘台湾美食节’活动,开市当日客流创开业以来最高。”毕继仁表示,未来,他们将引入更多台湾原汁原味的业态,服务好成都市民的同时,积极促进两岸文化经贸交流。(完)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恢复,景气水平明显回升。“企业信心明显增强。”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其中,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比上月高出3.7个百分点,升至较高景气区间。

  “进入2023年,全球经贸形势极其严峻,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李兴乾说,我国外贸领域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已经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商务部明确,把强化贸易促进、密切供采对接摆在优先位置来抓,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面向外贸企业办好这四件事:

  尽管是冬天,古生村的田地里依然生机勃勃。每一名师生都是这片土地的规划师,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目标是将农田氮磷排放减少30%—50%,入湖负荷削减大于10%,农田周年亩产值超过1万元。”2022年2月,中国农业大学古生村科技小院正式揭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团队统筹下,全国20多家单位、200多名科技人员在洱海流域开展联合攻关。

  此次搜查对象包括现年59岁的前内务部长阿瓦科夫(Arsen Avakov)。

  河北省方面,自1月31日起,确定省级公立医疗机构调控目标为4300元、市级公立医疗机构调控目标为3900元。

施毅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