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加速度” 上海南汇“年轻的城”日新月异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16 01:45:36

  中新网上海6月14日电 (记者 李姝徵)初夏的滴水湖畔,草长鸟鸣、生机勃勃。14日,“媒体看新城”集中采访活动新闻通气会南汇新城专场在这里举行。

  南汇新城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也是临港新片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的核心承 载区。

  这是一座年轻的城,也是一座年轻人的城。成立近5年来,临港新片区的高端产业集聚和城市功能发展初现锋芒,这座年轻的城日新月异,正逐步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唐浩当日介绍,临港新片区以先进制造业为根本支撑,初步构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八大前沿产业体系,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2023年产值近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值突破千亿元,目前已集聚特斯拉、宁德时代、中芯国际、商飞、上汽等龙头企业。2023年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4333亿元,同比增长22.5%,约占上海全市11%。

  现代服务业也是临港的特色优势。据唐浩介绍,聚焦数字贸易、新兴金融、高端航运服务、技术贸易等领域,临港新片区着力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凭借高水平开放的制度优势,临港正在成为海内外企业投资兴业的新热土。”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李向聪表示。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临港新片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54.01亿美元,年均增长超45.3%。揭牌4年多以来,累计签约前沿产业项目超500个,涉及投资额超6000亿元。

  “目前,临港新片区形成贯穿‘基础创新-应用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过程科技创新体系,”据李向聪介绍,临港新片区正助力企业“0到1”的源头创新、“1到10”的创新加速和“10以上”的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临港新片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这座年轻的城,也正成为年轻人的城,人才集聚“磁石效应”愈发强劲。官方数据显示,自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累计有8.81万人才来临港发展。2023年更是平均每月有约2600余名人才来临港“逐梦”;今年以来,临港已累计引进人才2.11万人,同比增长51.54%。

  “为了激发环湖活力,我们每年会围绕滴水湖举办各类商文体旅活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商业和文体旅游处四级调研员张晓燕表示,临港正从商业消费、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多方面入手,让这座年轻的城赢得年轻人的心。

  阳光伴着海风,在滴水湖畔观摩首届上海帆船公开赛,在咖啡集市啜饮香浓的咖啡;夜晚华灯初上,夏季啤酒节的啤酒清香四溢,滴水湖剧院里的管弦乐表演正静待观众……“未来两年内,我们将以耀雪冰雪世界、海昌海洋公园、上海天文馆101文旅集聚区为核心区域,积极创建都市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张晓燕说。

  唐浩表示,预计到“十四五”末,临港新片区年接待游客将达到1500万人次,届时“‘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的城市形象将更加深入人心。”(完)

  中国男篮与伊朗男篮的上次交手要追溯到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4年时间过去,37岁的哈达迪仍保持着不错的竞技状态,贾姆西迪、雅克查理等外线球员进攻高效。值得一提的是,CBA同曦男篮前主帅贝西洛维奇已出任伊朗队技术总监。

  仁弘嘉园、仁和嘉园、仁厚嘉园、仁政嘉园、仁兴嘉园、德畅嘉园、德弘嘉园、德瑞嘉园、钟观社区、绿地香湖湾、公园与湖、航田手机产业园A区

  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管理措施。低风险区内人员倡导非必要不离开本区域,跨市流动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区域内各类人员按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不聚集、不扎堆,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严格落实进入室内公共场所预约、错峰、限流、测温、登记、戴口罩等措施。

  <font>截至</font>11月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9155例(其中重症病例3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3163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67544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59873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44011人。<span></span>

  男,居住于古交市马兰镇白草塔村。11月6日22时左右乘D2568次列车(座位02车04C)抵达太原南站,落地核酸采样后由古交市转运专班点对点转运至集中隔离酒店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1月8日核酸采样检测结果为阳性,随即闭环转运至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隔离诊治。

  只要种粮有钱赚,国家粮食就安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生产,除了压实责任,最重要的就是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种粮收益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

骆秀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