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两负日本 巴黎之路“忧”“机”并存

来源: 海外网
2024-06-09 21:40:42

  中新社西安6月8日电 (记者 张一辰)中国女篮7日晚继续坐镇主场与日本女篮展开第二场较量。最终,继上一场3分之差输掉比赛后,本场比赛“无畏金兰”以56:74再次落败。

  2024年中国女篮系列热身赛于2024年5月29日至6月7日举办。中国女篮先后共迎来五场比赛。本场比赛过后,中国队战绩为1胜4负。

  热身赛的胜负结果与赛会制比赛不可同日而语,通过比赛检验球队训练的内容、适应高强度对抗、锻炼年轻队员,以期在奥运会舞台上有所作为,是中国女篮当前的主要目标。

  伤病致阵容捉襟见肘

  备战巴黎奥运会的中国女篮5月初开始集训。在本次系列热身赛中,中国女篮队员韩旭、李梦、黄思静均因伤缺席,队长杨力维因在首战中膝盖受伤而提前退赛。此外,中国女篮内线球员李月汝尚在美国女子职业篮球联赛(WNBA)赛场征战。在西安对阵日本队的首场比赛中,中国队孙梦然因扭伤脚踝未进入大名单,整场比赛中国队仅9人轮换上场比赛。

  对于球队的伤病潮,中国队主教练郑薇表示,一些球员在联赛期间出现了伤病,还在恢复期,目前只能听从医生建议,循序渐进。在比赛中,由于内线出现了大面积伤病,导致整个进攻体系被打乱。

  郑薇说:“本阶段热身赛打完后,我们就 会回到北京进行总结,随后就奔赴国外进行训练和比赛。时间是非常紧迫,希望她们能尽快恢复,回到赛场。”

  罚球低迷失准成焦点

  122罚76中,这是本次系列赛中国女篮五场比赛的罚球数据。从此前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开始,中国女篮就陷入了罚球失准的“怪圈”。直到与日本队的第二场比赛中,这项数据才有所回升。

  近年来,中国女篮参加各项国际大赛,给外界留下的印象无不是基本功扎实、罚球精准,从数据上即可见一斑:东京奥运会上女篮罚球命中率79.5%、2022年女篮世界杯为76.0%、2023年女篮亚洲杯为81.8%。如今,在奥运会开赛之前,如何将球队的罚球命中率带入正轨亦成为留给郑薇的一道待解之题。

  逆风球下的“失”与“得”

  纵观五场热身赛,无论是面对善于身体对抗的澳大利亚队,还是以“小、快、灵”见长的日本队,中国队在攻防两端时常会出现“防不住”与“投不进”的“逆风球”局面。在与澳大利亚队的首场比赛第四节,中国女篮进攻突然哑火,澳大利亚队打出一波9:0带走胜利;与日本队第一场比赛的第二节,中国队陷入“得分荒”,前5分钟未得一分……

  作为中国传统“三大球”项目中首支拿到巴黎奥运会门票的球队,中国女篮目前的比赛状态引人关注。郑薇表示,连续打高强度的系列赛,对球员体能是考验。因为阵容不整,所以在进攻方面打得不够清晰。

  中国女篮众多主力的缺阵也给新人提供了契机,22岁的杨舒予成为此次热身赛亮点之一,对阵澳大利亚女篮的第三场比赛中,她三分球6投6中,贡献了全场最高的23分,在7日晚对阵日本女篮的比赛中得到18分再次成为全场最高。

  对于杨舒予的表现,郑薇也予以肯定。她表示,杨舒予是近两年着重栽培的新秀,在最近几场比赛中的进步显而易见。

  根据赛程,本次系列热身赛是中国女篮今夏在“家门口”进行的最后一场热身赛。之后,中国女篮将赴海外与世界强队进行交流,进一步磨合阵容。

  距巴黎奥运会开幕仅剩40余天,中国女篮隐忧与机遇并存。(完)

  二是着力提高能源顶峰能力。健全煤炭、天然气、电力多能互补的综合应急调度机制。提升火电机组出力水平,优化水电调度,推动核电、风电、光伏发电多发满发。重点做好顶峰发电预案,落实好顶峰发电用气用煤资源。

  消费潜力深度激活。临近春节,多地密集发放各类消费券,涉及餐饮、家电、文旅、百货、汽车等多领域:1月6日起,郑州市1500万元家电消费券正式发放;1月10日至2月28日期间,沈阳市发放1亿元新春消费券;天津市第二期“津乐购”消费券发放活动1月11日正式启动,总计发放1.15亿元;湖北省也将发放2023年“惠购湖北”消费券……

  ●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3次届会,举办5次边会,宣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批驳相关不实指责。

  “相对医学发展历史来说,新冠感染是一个新生事物,病毒在人体内存在的时间、感染的部位、对器官功能的影响,等等,还需要系统的全面研究。”陈德才说。

  冯飞在海南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将以旅游复苏为牵引,实施“促消费六大行动”,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品牌展会活动。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整合提档一批省级专业市场,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建立以免税店为引爆点、多种商业业态复合的繁荣商圈,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标志性工程。

  据了解,除专业课外,劳模学历班还将开设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聚焦劳模精神弘扬、政治素养提升、科技前沿等内容。同时,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两院院士、著名劳模和大国工匠,以及国内制造业骨干企业重要岗位的班组长和劳模先进将作为特聘教授、导师,担任学员们的专业导师和岗位导师。不仅“请进来”,学院还将带领劳模“走出去”,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化、5G等热门科技领域,进园区、进企业、进工厂,提供“零距离”互动体验的机会。

张珊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