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火爆!这一届来旅游的外国游客怎么看中国?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20 06:47:11

  文/陈昊星

  来中国玩的外国人明显多了。部分国内景区已经挤满了外国人;海外社交媒体上,“China travel”成了热门话题。

  国是君采访了两位近期来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一起听听他们在中国的经历。

  老外来中国旅游,留下了哪些深刻记忆?

  在意大利工作的泰国籍游客乔伊(Joe)是第二次来中国旅游。这次他的目的地是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和蓝月谷。乔伊说,在他的家乡泰国和工作地意大利,都没有像玉龙雪山这样的美景,因此他特别期待此次旅行。

  乔伊第一次来华旅游是2016年。当时他独自一人在天津火车站,需要前往北京首都机场。“那时我的中文非常差,天津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也不会说英语。还好当时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学生,不仅教我买了火车票,还详细解释了如何从北京南站前往北京首都机场。”

  第二次来中国,乔伊发现中国许多APP软件已经支持英语功能,甚至有些软件还提供泰语功能。这些便捷功能极大地提升了他的旅行体验,让他能够更加自如地探索中国的各个角落。

  他特别喜欢使用一些旅游和美食推荐软件,通过它们发现了许多独特的景点和美味的餐馆。

  作为中国女婿,福嶋颯太已经多 次来华。此前他主要去妻子娘家走亲戚,这次则来昆明和

  福嶋颯太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丽江的火塘。在火塘边,福嶋颯太与妻子坐在一起,感受到篝火的温暖和浓郁的烟火气息。他特别喜欢在那里烤制的鸡腿和排骨,味道非常美味。

  在丽江的酒店拍照时,他身穿藏族传统服饰,衣服的绚丽色彩和精美的刺绣图案让他感到新奇和喜悦。

  一边听着悠扬的藏族音乐,一边吃着美味的烤肉,这种独特的饮食体验和热情好客的氛围让他难以忘怀。

  外国人来华旅游为何火爆?

  根据官方数据,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人数比2023年同期增长了三倍多,其中免签入境的外国人接近200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李明德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指出,中国不仅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还有独特的文化多样性、深厚的历史传承以及各地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地选择中国。

  目前,中国已经是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

  大批政策利好也让外国人来华有了“说走就走”的可能性。截至目前,中国已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瑞士等十多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6月17日,中国宣布将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北京国兴智库董事长朱峰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认为,随着中国免签政策范围不断扩大,来华旅游更加便利。这不仅使外国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体验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美的自然景观,也为促进中外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此外,全球疫情后旅游需求的迅速释放,也是推动中国旅游市场复苏的重要因素。

  还有哪些环节需要完善?

  在来华旅游期间,外国游客也面临一些困扰和不便。比如,他们习惯使用现金和银行卡,有些不适应中国的移动支付。

  对此,中国各地已积极采取措施,不断优化支付服务,满足外籍人士多样化的支付需求。

  例如,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月23日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为外籍游客在华支付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解决方案。这一意见强调要解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支付不便问题,加强协同配合,投入更多资源,采取多种措施打通服务瓶颈,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和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的并行发展和相互补充。

  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已有1.1万家网点提供外币兑换服务,支持27个币种的兑换。今年以来,工行外卡取现和消费业务均呈现出超过100万笔的活跃状态,外卡消费金额约27亿元。

  此外,全国已建成超过30个机场支付服务示范区。央行指导相关机构以机场支付服务中心为基础,扩展支付便利化措施,对机场大巴和地铁重要站点进行了相应改造。

  要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齐向东认为,发展与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有安全保障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网络安全投资在数字经济项目中的占比;另一方面,鼓励重点企业承担技术研发工程,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此外,为确保重点物资运输通畅,四川省道路运输部门继续坚持省市县三级物流保通保畅机制,严格执行“一事一协调”、督办转办、7×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及时解决重点物资运输受阻问题;邮政部门春节期间“不打烊”,保障春运期间医疗民生物资寄递不中断。

  明园慈善基金迅速决定,援建八好小学。

  在绿色经济方面,蓝皮书称,德国是环保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先行者,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德最具潜力的合作议题。

  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莲花县委副书记、县长;

  社会各界对中国白酒文化也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薛木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