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旅游季启动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17 12:52:33

  中新网郑州6月17日电 (刘鹏 李海珠)16日晚,2024“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旅游季在郑 州启动,“老家河南”向全世界发出盛情邀约。启动仪式现场,河南官方发布了“一机游河南”等系列文旅新举措、惠民新政策。

  古老中国、四时起源、宇宙洪荒、天地对话……当晚,启动仪式在郑州如意湖畔拉开帷幕,从“天地之中”出发,视野拓展至中原大地的文旅新貌,宇宙奥秘与古老文明相互交织,呈现了一场融汇文化和科技、历史与未来的视觉盛宴。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古乐舞蹈《商颂·玄鸟》以殷商文化为灵感,再现了商代盛典仪式高跷龙舞、踏水齐歌、鼓声悠扬的宏大场面;“大河之南大地温暖,诉说着厚重文化积淀。”美声歌曲《行走河南》仿佛一幅大美河南的历史画卷,歌唱家戴玉强带领多位青年歌者共唱河南,在歌声中将中原热土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向世界娓娓道来。

  一捧黄河水滋养出华夏粮仓,也让金黄的麦田定格成了最美的丰收景象。当晚,芭蕾与现代舞多元素演绎下的舞蹈《黄河边的麦田》,讲述出黄河流域的中原大省丰庆豪迈、生生不息;河南作为中国功夫的发祥地之一,少林功夫和太极拳是中原文化一张闪亮的名片,武术舞蹈《时空旅行者》,呈现出一场功夫与科技的华丽碰撞,打造出一个全新且极具科技感的创新武术节目。

  商文化、诗经、街舞、黄河、麦田、少林功夫、豫剧、文物文化、时代风貌……活动现场,启动仪式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书写出大美河南的厚重文明与时代风貌,为世界呈现出立体、动人的河南形象。

  作为研究夏商文明的权威学者,出席当晚启动仪式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通过梳理河南的历史文脉、遗址文物、考古发现,带领观众体验一场跨越千年的华夏文明溯源之旅。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其历史文化非常丰富,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王巍在推介中表示,行走河南可以感受早期的中国,希望大家通过行走河南能够更加关注考古、关注文明探源研究,为河南的历史文化再续新篇章。(完)

  在袁孝亭看来,将中学与大学地理的错位归因于基础教育阶段欠缺地球科学教育,“可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他认为,在高考指挥棒下,很多擅长理科专业的学生不愿学地理,即便如今可以自由选择,按照惯性和学科内容,地理依然被划在文科范畴。

  周志伟表示,目前中美关系处于微妙时期,卡斯特罗此时释放信号,表明她与华建交意愿坚决。同时,蔡英文将于3月底去中美洲,此时“断交”,对台湾当局无疑是一个重创。

  相比之下,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小学阶段有更系统的地球科学教育。2013年,美国颁布了《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并为四个科学学科制定知识框架,地球与空间科学是其中之一。课程内容涵盖“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系统”“地球和人类活动”等核心概念,贯穿小学至高中,不仅传授知识,还设计不同方案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美国对此极为重视,相关部门召集18名专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认知科学家、科学教育研究人员及科学教育标准和政策专家等。

  据了解,中国确实在2019年释放了古力巴哈尔,但劣迹斑斑的古力巴哈尔并未说出事实真相。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京召开的第四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实录,古力巴哈尔及其丈夫阿不都克里木·海提瓦吉均系分裂组织“世维会”成员。2006年,古力巴哈尔携长女古丽胡玛尔·阿不都克里木、次女古丽尼盖尔·阿布都克里木,持中国护照出境,与以“政治避难”身份定居法国的丈夫共同生活,其间曾参与反华游行。

  2022年9月,教育部公开回应委员提案时表示,对地理课是否更名,支持方与反对方分歧较大,有待于学术界深入研讨,进一步凝聚共识。

  “比如新增的土壤知识,应该与水、大气是并列关系,但关于大气的内容有好几节,土壤只有一节,只是让学生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等。”马珏说,这类知识只是“蜻蜓点水”,忽略原理,容易让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地理知识只需要背,欠缺科学思维,对这一学科缺乏重视”。

赵彦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