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有关部门建筑垃圾失管失察 一些地方违规倾倒问题突出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07 07:04:12

  典型案例 | 重庆市有关部门建筑垃圾失管失察 一些地方违规倾倒问题突出

  2024年5月,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重庆市发现,重庆市一些地方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专项规划缺失,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资源化利用推进不力,违规倾倒问题突出。

  一、基本情况

  重庆市建筑垃圾产生量大,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对建筑垃圾管理底数不清,处置利用场所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不到位,行业发展无序,违规处置问题突出。

  二、主要问题

  一是行业管理缺位。督察发现,重庆市41个区县(含开发区)中,有36个未制定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工作长期无规可依。虽然制定了《重庆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21—2035年)》,但落实不到位,明确至2023年应新增的16个建筑垃圾处理重点实施项目,截至督察进驻时有3个项目未开工建设,9个项目仍处于前期筹划阶段。重庆市有关部门底数不清,先后3次向督察组提供全市建筑垃圾产生、处置情况,数据前后不一、台账混乱。督察发现,轨道交通15号线3标段项目部违反施工期不设弃渣场要求,在渝北区玉峰山镇双井村临时用地,擅自设置工程弃渣场,且未建设拦渣坝、防洪沟槽等设施。

  二是分拣缺失难以资源化利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相关部门应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行为,推进综合利用。督察发现,重庆市一些地方建筑垃圾未采取前端分拣措施,资源化利用项目推进缓慢,综合利用难以实现。规划于2022年新增的跳蹬装修垃圾分选项目、界石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还处于规划和选址阶段。原定于2021年建成投运的主城区装修装饰废弃物填埋场一期项目,截至督察进驻时仍未投运。

  部分已建成项目长期低负荷运行。据统计,重庆市已建成建筑垃圾年处理能力995.7万吨,但2023年实际处理量仅329万吨,占总处理能力的33%。重庆环卫集团渝北、南岸两个建筑垃圾消纳场设计年处理能力共140万吨,2015年建成投运后,共处理建筑垃圾约55万吨,年均运行负荷不足10%。北碚区重庆循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年处理能力67.5万吨,2020—2023年平均处理量为17.2万吨,年均运行负荷25.5%。

  三是违规倾倒生态破坏问题突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督察发现,重庆市一些地方违规处置和倾倒建筑垃圾问题突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2021年以来,全市共巡查发现建筑垃圾“黑渣场”132个、违规倾倒点2071个。督察进驻后已收到涉建筑垃圾倾倒信访举报99件,群众反映强烈。现场督察发现,涪陵区在开展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将约110万立方米未经分拣的建筑垃圾混合填埋到王芳采石场矿坑中,且未建设防渗、排水、挡墙等设施,现场污水横流,存在较大环境风险。南岸区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建设项目上塝湾消纳场未按要求建设挡墙、排水等设施,超范围实施渣土填埋,破坏林地3.8亩、园地1.9亩。

  巴南区重庆普乾建材有限公司未办理相关手续,擅自设置建筑垃圾消纳点,现场分拣物料和压滤泥渣随意堆存,未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三、原因分析

  重庆市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对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建筑垃圾处置工作推进不力,监管缺位,建筑垃圾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置。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

  一个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在春运中体现更为显眼。春节假期,全国铁路发送旅客5017.4万人次,同比增长57%,恢复至2019年的83.1%。

  她告诉记者,当地的医院已经很难再为罹患肿瘤的老人提供后续的诊疗方案了,但老人的儿子不愿放弃。老人身体虚弱,吃不消从巴中到成都的车程;加之母亲感染新冠后引起肺炎,身边离不开人。儿子便在网上找到了陪诊师曾曾,希望她能先带着老人的病历去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代问诊。

  近郊乡村游仍是不少市民游客春节出游最爱,蒲江县明月村青黛、蜀山窑等游客量连续5天达到接待上限;新津区天府农博岛、崇州市道明竹艺村、都江堰市问花村、大邑县南岸美村、新津区花舞人间等近郊乡村旅游景区,以及川西特色林盘景区客流量大幅增长,成为不少市内游客春节度假的首选地。

  张国华强调,要树牢争先意识,锚定目标任务,科学安排时序,统筹组织实施,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让雄安大地热火朝天。要树牢“千年大计,质量第一”理念,坚持速度服从质量,速度服从安全,严格工程质量监管,树立起雄安质量新标杆,努力打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工程、廉洁工程、典范工程。要树牢服务意识,坚持一切围绕项目建设、一切服务项目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资源要素服务保障,全力以赴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便利、保驾护航。(完)

  记者了解到,2018年6月,原本可以行驶机动车的大唐不夜城路段被彻底改为步行街。每当夜幕降临,“不倒翁”“石头人”“唐代仕女”等行为艺术开始上演,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同时,伴随着各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大唐不夜城在近些年成为西安的一处网红打卡地。

引发观众观影热潮

杜智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