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成为《巴黎评论》史上第一位受访中国作家

来源: 新京报
2024-06-04 05:49:54

  余华的这篇访谈由著名译者白睿文采写,内容涉及了余华早年的写作经历、文学师承和文化观,还有对《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兄弟》《文城》等具体作品的探讨。

  《巴黎评论》是由美国作家乔治·普林顿、彼得·马修森等人于1953年创刊于法国巴黎,后编辑部迁回美国纽约,刊物出版至今最著名的栏目是“作家访谈”,该栏目也是《巴黎评论》持续最久、最有特色的栏目,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其中就包括三十四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访谈”栏目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最重要的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经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授权,国内持续汇编出版了中译本的《巴黎评论》,收 录国内读者比较熟悉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访谈内容,此外国内还翻译出版了《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栏目中的一些特色访谈内容,包括《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巴黎评论:短篇小说课堂》《巴黎评论:诺奖作家访谈》等。据透露,余华的这篇访谈可能会收录到最新一本简体中文版的《巴黎评论:作家访谈8》中。

  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青铜时代与王朝的诞生同步。青铜器的意义超越了物质,代表着礼制、宗教和意识形态,代表着这些非物质层面的复杂化进程。如梅建军所说:“青铜器成为中国早期文明的集中体现和物化表征,在全球视野中独一无二。”尽管秦汉之后,青铜礼器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所表征的精神和礼仪观念,却并未完全消失,至今如此。

  体育强国,不止在竞技场上。

  毛纳村位于五指山脚下,背靠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特色雨林茶产业,打造黎族特色的原生态村寨。随着游客的增多,村里的旅游基础设施的短板也日益凸显。

  这些年,全民健身以国家战略的定位,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

中国人献给全世界的浪漫!

  一位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站在“人生能有几回搏”奖杯墙前感慨:“没有参与冬奥会的时候,觉得这就是一句激励口号,当真正和这些运动员一起走过冬奥会,才能体味这句话的价值和存在的精神意义”。

毕俊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