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搭平台、赛事作牵引 天津文体商旅融合促发展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11 13:33:51

  中新网天津6月10日电 (记者 王君妍)2024天津海河龙舟赛暨外商投资企业运动会龙舟比赛10日在海河大光明桥至金汇桥水域揭幕。该比赛已举办三届,今年吸引50余国外籍友人共襄盛举。

  天津市体育局局长、党组书记薛辉表示,海河龙舟赛能增强天津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美誉度,“我们也要通过体育搭台赛事牵引,不断丰富百姓文化生活,通过体育赋能百业千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端午假期期间,天津各类体育赛事蓬勃上演。体育赛事已经成为重 要的拉动引擎,让市民游客不仅能感受到城市的繁荣繁华,更能增强城市旅游的活力和吸引力,也带动了城市的商业氛围,通过“文体商旅”融合促进发展。

  以赛事促消费传播城市魅力

  天津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天津市强化“购物”“文旅”“美食”“赛事”“展会”五大业态联动,推动“商业+”业态模式升级迭代。天津市商务局会同天津市体育局组织开展“体育赛事进商圈”活动,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运动竞技、音乐演出活动品牌,助力天津“运动之都”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中国飞鸽·2024年“锋芒杯”天津青少年击剑公开赛6月在天津市西青区举办。作为2024年天津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全国青少年大众击剑赛事,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广东等多地以及外籍选手在内的2000余名运动员参赛。

  赛事走进西青区社会山商圈,不仅带动了商圈人气,也让带有津门老字号、知名企业商家的市集融入比赛,带入酒店。全国各地的“小剑客”在天津通过体育赛事的桥梁,了解天津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津门名吃,感受天津“城市温度”。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实践,让选手在比赛之余全方位感受天津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薛辉介绍,比赛现场设有津门本土美食、文化展示、非遗小吃,同时也包括击剑项目器材、文创周边,津门知名品牌包括中国飞鸽、达仁堂等近23个品牌与商家参与其中。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参与比赛市集展示的商家中,杨柳青年画日接待量突破千人,赛事展区单日售卖近300幅;津派周氏风筝、皮影工艺品、毛猴、糖画、漆扇等传统制作工艺,单品牌单日售卖均超过300份。

  商旅文体融合提供新体验

  近期,天津市体育局与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发布10个“天津市精品体育旅游目的地”,突显天津市户外运动资源特色,为户外运动提供新场景、新体验。

  V1汽车世界、东疆湾沙滩景区等入选,将天津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山、河、湖、海各类美景一一展现,所打造的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冰雪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等重点项目将进一步释放体育和旅游消费潜力,扩大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户外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

  天津市体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推出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希望为广大市民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带来在大自然中体验体育运动的魅力、感受城市特色和文化魅力,同时也为各类体育企业发展户外运动项目提供场所。

  “一直以来,天津通过体育赛事实现体育、经济、文化和旅游的多业态融合,打造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动‘时尚活力型、便民服务型’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经济形态,通过国际赛事促进‘文体商旅’相融合,同时也助力天津成为‘运动之都’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李珊认为。

  与此同时,2024年,天津市启动体育赛事“三进”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体育+经济”“体育+文化”“体育+文旅”,多元化的赛事不仅丰富了天津体育产业的内涵,也通过“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创新模式,助力津门企业与体育赛事深度融合发展。

  2024年初,天津发布运动之都标志和口号,“i运动爱天津”以运动之名为城市定义,同时将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充分融入体育+多元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并发展“体育+”消费经济。“未来,天津还将持续结合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重大体育赛事,进一步赋能文体商旅融合发展,鼓励推动体育赛事进街区、进景区、进商圈,实现多业态融合、多场景打造,让集市跟着赛事走、商圈围着场馆转,让体育连千家连万户、兴百业兴万企。”薛辉表示。(完)

  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4月29日消息,哈尔滨市原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副局长裴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佳木斯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在例行记者会上提出相关问题的是总台央视记者,而不是一些外媒记者。这显然意味着中国方面相当乐意将这件事公之于众。更须注意,此前一天,中乌两国最高领导人刚通了电话。双方就中乌关系和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

  在熙熙攘攘的车厢里,一大批操着同样口音的老年旅客,相互间显得非常热络熟悉,他们彼此“串门”聊天,或者交换着零食之类。我好奇一问,得知对方是来自山西大同的老年旅行团,一行大约有20人。他们刚刚游览了京城,下一程即是江城武汉,接下来还要去南宁、广州等地游玩。

  李亮认为,稳定经费支持涉及到资源的调配,落地过程中可能会有复杂的博弈,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具体支持比例是多少?对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的研究领域,很多发达国家能达到70%~80%的比例,中国很难一下子提升到这一水平。

  在庄辞看来,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的定位要足够高,可以依托具有良好基础的研究院所或高校去建设,政府给予足够丰裕的稳定支持经费,一种理想的运行模式是参照日本“世界顶级国际研究中心(WPI)”计划。

  作为支持基础研究最主要渠道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0年起开始设立“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旨在资助“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工作。研究内容由申请人自行提出,不限领域或方向,只需要两名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同行专家推荐即可,相关学部审查通过后,可获得1~3年的资助,每年资助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袁大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