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中国选择》新书座谈会在京举行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06 04:52:14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高凯)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化的中国选择》新书座谈会日前在京举行。

  《现代化的中国选择》为2024年度国家出 版基金资助项目,是一部以“选择”为切入点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通俗理论读物。该书从历史、理论、实践三重逻辑出发,围绕中国人怎样选择“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及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系统全面解读中国式现代化。

  该书作者李君如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系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科学社会主义课题首席专家。

  会上,与会专家围绕该书的出版意义、学术价值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研究员陈晋认为,《现代化的中国选择》是目前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著作中具有学理逻辑、学术思想、学科特点的一本书,通过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层学理逻辑,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学术化阐发,并真正地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了一个综合性课题进行研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现代化的中国选择》系统梳理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从而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既有理论深度,又通俗易懂。并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及今后面临问题。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锟指出,《现代化的中国选择》在三大逻辑中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实现等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问题出发,层层深入,是一部重量级的理论著作。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杨平认为,《现代化的中国选择》具有很强的未来指向性,是动态的、实践的,既是方向、目的,同时也是方法,对于普通大众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问题,具有极大的启发性。

  李君如当日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个刚开题的重大研究课题,作为理论工作者,不仅要懂得中国式现代化这条道路是来之不易的,但更加要懂得这条道路还在继续,历史在延续,未来时间还很长很长,肯定还有大量新的探索、新的经验。(完)

  <strong>在我国市场经济格局中,中国特色商会组织是重要的一分子。他们是党和政府团结凝聚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也是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strong>

  在这个原本设计容纳16张病床的急诊抢救室里,所有空间(包括附近3条走道、原本用作更换防护服及储备物资的区域)都被利用,但凡能接氧气设备的地方,都被平行排列、头尾相连、垂直拼接地摆上病床,最终诊区里塞下了近70张床位,是额定值的4倍左右。

  这一幕被滑雪场工作人员拍下,后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笑死我了,新手一秒学会单板。”同时,也有网友关注到雪豹的安全以及栖息地问题,“是人类闯入了雪豹的家园吧”。

  在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记者看到一些代码正在代替人力,对甲骨文拓片进行整理工作。

  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度全国电影总票房为300.67亿元,比2021年的470.33亿元少了169.66亿元,下降36.07%,仍高于2020年的近十年最低值,回到了2014年296亿元的票房水准。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255.11亿元,在总票房中占比为84.85%;全年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7.12亿。

  这是广州国际港2023年发运的首列中欧班列,也是广州海关2023年监管发运的第1趟班列,预计将于15天后抵达1.1万公里外的欧洲。

陈信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