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菱桶、玩漂移 看各地龙舟赛出哪些新花样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5 18:11:06

  划桨竞渡,劈波斩浪,鼓声一响,端午节的氛围就来了。最近一段时间,多地都进入了“龙舟时间”,从起龙到备战,从传统龙舟赛到花式赛龙舟,全国各地朋友们的“龙舟DNA”都跟着动了起来。

  菱桶作舟 双手为桨

  划菱桶迎端午

  菱桶作舟,双手为桨,发令声一响,选手们奋勇争先。比赛用的菱桶是水乡常见的农耕工具,刚好容得下一个人坐在桶里。

  在当地,捕鱼、采菱、采荷,都要乘着菱桶完成,所以菱桶也承载着水乡人特殊的记忆。

  划菱桶拼的是巧劲,划得快不一定能赢,坐得稳不翻桶才最为重要。摇摇晃晃间,河水可能就漫过菱桶。当然,落水也是一种乐趣,在沿河观众注视下,不失风度不放弃,仰泳追赶抵达终点,主打的就是一个重在参与、愉快比赛。

  水上版速度与激情

  叠滘龙舟玩出新花样

  随着端午节临近,广东正式进入一年一度的“龙舟时间”。

  水上版速度与激情,少不了叠滘龙舟玩出的新花样,弹射起步、急速手刹、弯道漂移,在广东佛山叠滘镇,18支龙舟队用“以赛代训”的方式备战龙舟漂移赛决赛,顶着夜色,一艘细长的龙舟划破狭窄的水面,随着船身甩出一式“神龙摆尾”,岸上观众欢呼一片。

  叠滘地区因为水网复杂,有很多天然的弯道,龙舟要在这狭窄的河道 上,快速急刹过弯,这就是:龙舟漂移。无论是S弯、C弯还是L弯,最关键的都是“过弯”要快。奖不奖金无所谓,主要是不能输给隔壁村。

  去年9月,蔡先生来厦门探亲时,突发身体不适,一直在厦门市中医院接受治疗。

  遍布全国的图书馆眼下是中华古籍存藏的重镇,国家图书馆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负责人王红蕾介绍,从2000年开始,国家图书馆有计划地将古籍进行数字化,陆续建成数字方志、碑帖精华、宋人文集、甲骨世界等专题数据库;2007年起,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国家图书馆不断以自建、征集、海外合作等多种方式整合汇聚资源。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易英称,在黄战生的绘画创作,是他的个人趣味在形式上的体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易英称,在黄战生的绘画创作,是他的个人趣味在形式上的体现。

  日前,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6家单位,在线召开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新增发布古籍资源6786部(件),包括明清版刻、稿抄本古籍、碑帖拓本等,更可在线免费阅览全文影像,为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利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献资料。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布数字化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达13万部(件)。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香港1月12日电 (记者 戴小橦)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近日宣布,会在2023年2月起分阶段推出全球大型宣传活动,以多重策略刺激旅游复苏。

郑添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