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计划三年实施32个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相关项目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14 16:32:42

  中新网杭州6月13日电(鲍梦妮)13日,《杭州市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新闻发布会召开。据发布会消息,杭州大城北地区将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引领,强化拱宸桥运河文化群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塘栖江南运河名镇三大核心展示园建设,三年计划实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相关项目32个。

  与原规划建设范围相比,新一轮杭州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范围向北拓展至杭州市界、东至丁兰街道界与望梅路、南至德胜快速路、西至拱墅区界与余杭区仁和街道界,新增余杭仁和、临平塘栖等地,以“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为总体发展定位。

  “我们力争将大城北地区27公里大运河文化带建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最美段落。”杭州市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董天 乐在发布会上表示。

  《计划》指出,今年杭州将开工建设大运河未来艺术科技中心和文化艺术岛等项目,加快形成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此外,杭州还将加快完成大运河东、西两岸景观风貌整治提升,全线贯通绿道系统,同步实施杭钢河、电厂河及塘栖古镇市河等河道提升工程,形成以大运河为纽带的山水景观环链,自南向北打造“历史传统段、新城多元段、郊野生态段、名镇水乡段”四大主题段落。

  据悉,杭州计划2024年实现大运河杭钢公园对外开放,良渚新城玉湖公园、超山—丁山湖等生态公园全新亮相;2025年,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大运河文化地标建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城北段基本成型。(完)

  目前,黄浦江上建成通车的越江桥隧共有30座,其中13座越江大桥、17条越江隧道,并且还有渡轮可以通行。如此之多“贯通”两岸的过江通道,为何还要建跨江缆车呢?

  近十年来,蒙古国内戈壁地带一年中发生的沙尘暴次数,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4倍。2021年,蒙古国自然环境和旅游部气候变化司司长恩赫巴特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谈到,蒙古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沙尘暴的发生率正呈上升之势。

  有外企高管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各类应用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商机。“现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技术好多都在中国生根发芽,如果不在这里跟上,就会丢失市场。”

  《菲律宾星报》称,秦刚此次访菲是应菲外长马纳罗邀请,这是秦刚担任外长以来首次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此访延续了今年1月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以来两国间的一系列高层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军陆战队“蛟龙突击队”,被誉为“陆地猛虎、海上蛟龙、空中雄鹰”,是尖刀中的刀锋,毫无疑问在对台登陆作战中,“蛟龙突击队”将是首批作战力量,宣传片中也表明队员正在执行敌后渗透任务。

  这一花费约30亿美元购买30架MQ-9B无人机的计划,早在2021年就有传出。因为印美在价格和是否转让技术两方面存在严重分歧,一直延宕至今,据说印度政府今年可能会批准这一采购协议。

黄惠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