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低可不穿校服”,真正以学生为本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02 03:17:09

  据《宁波晚报》报道,上周末寒潮来袭,宁波市多所学校发出通知:近日气温较低,学生可以不穿校服,注意保暖。

  一般来说,校服比较单薄,保暖性比较差,如果学生在校服里面添加羽绒服等保暖衣服,校服可能裹不上,即使勉强裹上,也不美观,有人调侃“像‘粽子’和‘面包’”。因此,如果在寒冷天气,学校还坚持要求学生穿校服,可能会使学生被冻坏,影响学生安心学习和身体健康。

  以往在一些地方,因为降温,就有学校在穿羽绒服问题上与学生发生矛盾。如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只能穿校服到校,学生只得把羽绒服等保暖衣服穿在里边。还有的学校倒是允许学 生穿保暖的衣服,但规定里边一定要穿校服,这毫无意义。

  此前,教育主管部门多次表示,从未做出“天冷了,不能穿自己保暖外套”这样的规定。学校“以学生为本”,就得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当成大事。

  当然,此事也提醒学校,定制冬季校服时不妨多一些创新。近年来,不少学校的冬季校服外壳采用防风面料,带有可拆卸的羽绒内胆,可以分开穿。这就保障了学生的“穿衣自由”。

  当然,征订校服时,学校也要听取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方面有关专家的意见,根据学生的意愿,不得强制学生购买。在综合各方意见的情况下,适时对校服制作等进行调整。

  “可以不穿校服”体现学校管理的善意。校服代表着学校和学生的形象,应该尽可能做到实用性、舒适性和外观美并重。学生穿校服,能够体现“整体感”,但穿校服再好看,也绝对不能让孩子冻着——这才是“以学生为本”。

  □胡建兵(职员)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2022年4月8日至6月2日,中央第八巡视组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开展了常规巡视。之后不到两周,张务锋于6月15日官宣被查。同年12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消息,开除其党籍和公职。

  一天前,申军良给两名案犯写了一封信,希望对方家属能够转达。信中写道:“从2005年1月4日,申聪被你们入室抢走的那一刻,到今天已经是18年3个月零22天。我对你们一直是愤怒,曾也无助,被你们带走的这3个孩子的家庭,仍然在痛苦中挣扎,最后的善良留给他们好不好?”

  “中方欢迎乌方任命新任驻华大使,愿为他履职提供便利。”4月2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道出了中国与乌克兰关系的许多意涵。

  人才方面,为了吸引更多人才,淄博迭代推出“人才金政37条”“人才金政50条”,建设人才公寓3万套、建成青年驿站39处等。在“人才金政50条”,对引进的本科、硕士、博士分别给予20万、30万、60万的生活、购房补贴,堪称省内“最强”人才政策。

  负一楼的“楚风汉味”美食街区人气尤其旺。从一些游客随身携带的鼓鼓囊囊的行李包乃至行李箱可看出,不少外地游客可能是直接下了火车、飞机就过来游玩了。

  此前,欧美西方一些居心叵测的政客和舆论企图把中国拖入乌克兰危机的浑水,并抹黑攻击中方的中立立场。但中方多次强调,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我们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中方所作所为光明正大。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林豪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