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次发现小型兽脚类食肉恐龙足迹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17 12:07:54

  中新网金华3月29日电(董易鑫 胡剑文 李磊)3月29日,记者从浙江金华东阳市获悉,当地发现了恐龙脚印化石。受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委托,浙江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金幸生、王孔忠、齐岩辛等专家实地查验,确认该化石为小型兽脚类食肉恐龙足迹化石,是浙江首次发现小型兽脚类食肉恐龙足迹,建议抢救性保护。

  据悉,恐龙脚印化石的发现地在东阳市上安恬村边,浙江省浙中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工程师苏慧为发现者。

  “3月23日,我和同事正在上安恬村边进行城市地质项目野外调查,偶然发现几块石头上分布着一些‘爪印’。因为经常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我感觉这些‘爪印’很可能是动物脚印化石。”苏慧说。

  就现场观察,造迹者的足迹呈三趾形,长约6厘米至7厘米,行迹保存完好。其中一块化石长约120厘米、宽约50厘米、厚约30厘米的石头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20多枚恐龙足迹。

  经专家考证,造迹者为小型兽脚类食肉恐龙,臀高约30厘米,体长约70厘米。在庞然大物众多的“恐龙王国”中,该造迹者的体型属于袖珍型。

  专家介绍,根据初步判断,本次发现的恐龙脚印化石的石块位于白垩系下统朝川组地层。这也意味着,这些脚印很可能是白垩纪早期恐龙留下的,距今大约超过1亿年;现场石块上还发现了泥裂和雨痕等,说明在那个久远的时代,这片区域很可能是一片河湖畔泥地。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将用于弥补研究其骨骼化石记录的不完整性,进而推断造迹者的类型、臀高和体长,甚至还可获取 造迹者生前的行走步态、运动速度以及古地理和古环境方面的信息,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完)

  “背诵《满江红》既弘扬了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欢迎各地游客前来参加背诵《满江红》活动,免费参观岳飞纪念馆。”许素婷说。(完)

  在民族文化中找出路

  上课分白天班和夜间班,许艺所就读的专业,夜间班几乎都是澳门本地的学生,有七八人;内地的学生上日间班,有60多人。这几年新冠疫情暴发,但学校正常线下授课,只有当珠海疫情严重时,许艺才在家上了一周网课。

  节日期间,首府南宁公安机关抽调精干警力,全力保障南崇铁路沿线和高铁站的平安运营。针对热门景区,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强化巡逻防控,围绕新晋网红打卡地“南宁之夜”文旅步行街,加强巡逻防控力度,精准实施服务保障。

  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这些丰富多彩的中国节日传统,也令当地民众耳目一新,被中国春节的热闹和“年味儿”吸引,继而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而透过这些热闹场景,他们更加感受到中国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核,读懂中华文化蕴涵的家庭观念和世界观,即追求团圆、追求和美。

  截至2022年底,全国至少已有22个省市区出台了省级氢能政策。其中,北京、上海、广东去年下发的文件中均提出,到2025年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

叶志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