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大师祖宾·梅塔:我在这里指挥过最棒的《阿依达》

来源: 澎湃网
2024-06-24 13:06:41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电 题:指挥大师祖宾·梅塔:我在这里指挥过最棒的《阿依达》

  中新社记 者 高凯

  “毋庸置疑,我在这里指挥过最棒的《阿依达》,非常难忘”,21日,88岁高龄的祖宾·梅塔再度登台国家大剧院,这位世界级指挥大师在演出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对音乐的热爱会让我一直走下去”。

  祖宾·梅塔1936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的一个音乐世家,身在乐坛几十年,获得无数殊荣,他的指挥被认为极富情感、个性与美感。祖宾·梅塔善于把各国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消化为己用,继而又把音乐作为一种国际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

  1998年,祖宾·梅塔与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合作,将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搬进紫禁城。“那一次的演出是我最难忘的经历之一,我们连演了9场,每场都有三四千观众”,时隔多年,祖宾·梅塔仍然对彼时的氛围和人们的热情印象深刻。

  国家大剧院正式运营17年来,祖宾·梅塔曾先后率领维也纳爱乐乐团、西班牙瓦伦西亚皇后歌剧院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等知名交响乐团于此间登台,还曾参与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阿依达》,在这方舞台上留下了许多璀璨的音乐记忆。

  回忆其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经历,祖宾·梅塔难掩兴奋,“我在这里指挥过最棒的《阿依达》”,他坦言,从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到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自己曾指挥过多场《阿依达》,“但在这里(2015年国家大剧院版《阿依达》首轮演出),是最棒的”。

  2023年末,祖宾·梅塔因病缺席当时国家大剧院《阿依达》的“回归”演出,令北京观众备感遗憾,在接到大剧院的慰问电话时,他曾说:“等到我的身体恢复,我承诺无论明年工作安排有多么忙碌,我都会努力在第一时间重返国家大剧院!”

  再次谈及去年的突发病情,祖宾·梅塔笑称,自己其实很少生病,“但那一次我真的感到非常遗憾”。而今,继续选择登台巡演的祖宾·梅塔依然没有所谓“休息”的打算,他透露,自己已经开始策划明年再来中国巡演,“对音乐的爱就是支撑我的力量,每一次候场都让我感到兴奋,我总是很期待又一次的音乐展现”。

  此次随祖宾·梅塔到来的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曾由他执掌32年之久,与他们一同到访国家大剧院的,还有钢琴家瓦妮莎·贝内利·莫塞尔、小提琴家阿米拉·阿布扎拉两位乐坛新星,6月21日至23日的音乐会中,音乐家们将奏响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与《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第七交响曲》4部乐迷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完)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特邀专家彭泽说,当前,全球结婚率普遍呈持续下降趋势,适婚人群的低结婚率与父母对子女的高结婚期待形成明显对比。父母对子女婚恋的期待,源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经验与文化信念,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婚恋观,促使父母对子女的婚恋有了较高期望。“这与当代青年实际情况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催婚就成为当前热门话题。”

  “除了这条大黄鱼,网里还有一条一斤左右的黄鱼,以及黑鲷、鲈鱼、鲻鱼和虾蛄等渔获,收获颇丰。”王明明拿卷尺测量了一下,大黄鱼体长67厘米,再称了下重量,“好家伙,竟然有4.8斤!”

  《2023中国诗词大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诗词如何观照当下生活、如何映射万千心灵、如何凝聚时代共识、如何鼓舞团结奋斗,展开全方位的创作。秉持“开门办大会”的理念,节目始终将镜头对准亿万大众,讲述他们“与诗词结缘”的生动故事,拉近大众与诗词文化的距离,展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之美,强调在平凡中见精神,在生活中见气象,在日常中见格局。

  比如今年,作为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中国年活动之一的澳中春晚时隔三年再度回归,近500位澳中艺术家欢聚一堂,同台表演古典中国民乐、多民族歌舞、歌剧魅影等。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天津1月25日电 题:瓦尔加斯:天津是我排球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一站 咱们国际赛场见

  谢添是科室的主治医生,逢年过节坚守岗位,对他来说已是稀松平常。为小家伙们“保驾护航”,在他看来是责任,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

叶秋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