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画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9万多件藏品追溯海丝繁华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21 22:42:48

  中新网海南琼海12月10日电 (记者 张茜翼)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9万多件,观众走进这里,不仅可一览南海出水文物,还可利用VR技术,“跨越千里”领略三沙海岛之美;参观1:0.9复原的华光礁Ⅰ号沉船,揭开古代商船的神秘面纱……

  12月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海南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海南)采访团走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追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位于琼海市潭门镇,馆内展览展示了南海人文历史、自然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经 贸交往、文化交流。现有的藏品中,包括南海出水文物、历代外销文物、南海生物标本、海南历史文物、历代船模等。

  在广袤的南海海域中,散布着众多岛、礁、滩、沙。“南海自然生态陈列”展览利用光、影、声等展示手段,结合触控、虚拟现实等展示技术,以“南海记忆”“南海花园”“南海宝藏”“南海风云”“保护南海”为主题,通过海洋生物标本、陆地生物标本、矿物与活体海洋生物等动静结合的展示内容,全面、集中地展示南海自然生态、生物与资源的多样性。

  “探海寻踪——中国水下考古与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展介绍,20世纪90年代,国家文物部门组织实施西沙群岛文物普查和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一批古代沉船遗址和水下文化遗存,出水了大量陶瓷器、历代铜钱及石雕制品等遗物。21世纪初,在南海海域对宋代“南海Ⅰ号”“华光礁Ⅰ号”和明代“南澳Ⅰ号”等沉船开展水下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水了十分丰富的文物。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于1996年发现,2007-2008年正式发掘,出水文物万余件,以陶瓷器为主,另有铁器、木质船板以及少量铜器残片。展览以华光礁Ⅰ号沉船为核心,立足于沉船本身,通过数万件出水文物和沉船结构剖析展示,对沉船的发现、出水、船体、船货等信息进行全面释读。据介绍,华光礁Ⅰ号古代沉船丰硕的发掘成果证明了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发生的年代久远,中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源远流长,以及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避风港、补给站、中继站的重要地位。(完)

  业内人士认为,国寿财险近两年来营收端压力较大,此次增资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2022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保费收入752.98亿元,同比增长9.49%。

  12日,记者探访隆德县花灯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苏红章的纯手工花灯制作工作室,感受花灯中“扎”出的浓浓“年味儿”。

<a><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2/2401012469.jpg" alt="" /></a>

  靴岭尾村是柘荣县剪纸特色村,也是该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靓丽缩影。近年来,该村围绕“清新乡野、文创田园”的村庄发展定位,引导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村庄花园化、庭院景观化的美丽风景,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剪纸第一村”,走出了一条“农旅+文旅”的乡村振兴之路。

  春节期间,为了保障城市照明,路灯维修工的工作时间更加不确定,“接到报修电话,可能随时都要加班抢修。”吕东说。

  <strong>(新春走基层)探访浙江嘉兴“农业梦工厂”:小番茄种出“科技味儿”</strong>

林豪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