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开启夏日转场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15 00:35:06

  中新社赤峰6月14日电 (奥蓝)14日起,一场浩大的游牧迁徙在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上演。未来4天,1200余户牧民、12.8万头(只)牲畜从冬营地定居点出发,分期分批沿海哈尔河、苏金河、达拉尔河及其支流,向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的6个夏营地同时进发。

  巴彦温都尔苏木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核心区。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于202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蒙古族特色的草原游牧系统。这里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森林、灌丛、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牧民保留着区分冬营地和夏营地、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

  当地政府在沿途设置了3个卡口,用于清点入场牲畜数量,保证夏营地内草畜平衡。14日是转场第一天,凌晨3时许,已经有牧民在卡口等候。

  清点数量、核对通行证、放行……阵阵细雨中,一切井井有条。大部分畜群边行进边吃草,牧户们有的骑马,有的骑摩托,有的开车,还有的徒步,与牲畜一起匀速前进。沿途能看到三三两两的牧户席地而坐,休憩进食。

  “等去了夏营地我们就轻松了,牛羊对那边很熟悉,几乎不用操心。”白音察干嘎查牧民赛毕力格是“80后”,和两户邻居早上4时赶着牛群出发。记者在卡口见到他时已近11时,35公里的转场路刚走一半。“3家一共80多头牛,每年都一起走,大家互相照应。”

  之后直至9月底,牧民们将在夏营地“安营扎寨”,牧牛放羊。夏营地的百万亩草场都在生态红线内,不 允许建房屋,家家都扎起蒙古包。不少人家的蒙古包在迁徙前就已提前扎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内蒙古广袤草原上,大部分牧民选择定居生活,但仍有不少牧民保留着游牧迁徙的习惯。日前,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一场60户牧民、2万头牲畜的转场刚刚结束;1天后,百公里外的通辽市扎鲁特旗又将进行一场500余户牧民、5.8万头牛的转场活动。

  “这里牧草丰美,视野辽阔,很适合牲畜过夏。”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罕达盖苏木白音布日德嘎查牧民嘎础拉日前和家人带着200头牛、200匹马、2000只羊完成了70公里的夏日转场行动。“我们巴尔虎蒙古族有着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我开始经营畜牧产业后,也延续着这一传统,这都是为了草原能保护得更好。未来,草更绿,水更清。”(完)

还是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行

最“壕”是卡塔尔世界杯的标签,从12年前获得举办权,到昨晚的开幕式,始终充斥着一股豪气。

由于东道主卡塔尔要求国际足联“禁止在体育场周围销售啤酒”,国际足联也在世界杯开赛前两天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因此前往卡塔尔观赛的各国球迷,只能在多哈市区内的“球迷区”以及部分面向海外游客售酒的酒店里饮酒。

在缺席了2018年世界杯决赛圈后,荷兰队终于摆脱了低谷期,在2022年世界杯亮相。在这届世界杯首轮小组赛中,荷兰队遇到了塞内加尔队的顽强抵抗,结果他们在比赛的最后阶段强势出击。第83分钟,加克波头球攻门将球打进,15分钟后,克拉森补射得手,2-0!荷兰队的开局有惊无险,最后拿到了关键的三分。

在短片中展现了熬夜看球后的“动物”众生相,男主因为熬夜观赛,第二天上班后秒变树懒,连“最强生产力”Deadline都无法激发;起床困难户赖床变考拉,连妈妈的唠叨声也能幻化为世界杯绿茵场的欢呼;备考学生因抵御不住世界杯的诱惑,通宵看球赛,白天“喜提”7秒鱼的记忆。科龙空调以诙谐真实的生活场景,将万千球迷看球后所存在的“观赛后遗症”生动体现,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有别于世界杯其他品牌的传统营销思维,不只是停留在包装设计创新或跟踪赛事热点,科龙空调将自身产品的“睡眠”卖点深入场景化,与世界杯形成真正有力的强势联结。

考虑到二者同框的难度,此次一次性合作的成本可能将飙升至千万美元级别

谢宛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