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进入全行业盈利期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01 08:31:06

  “近期猪价明显反弹,5月中下旬,生猪养殖从全行业亏损转入全行业盈利。”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全国猪价整体呈震荡反弹走势。生猪价格从1月份第1周14.63元/公斤涨至5月份第4周的15.65元/公斤。猪肉价格波动情况与生猪价格类似,自1月份第3周24.22元/公斤震荡回升,5月份第4周上涨到25.23元/公斤,环比上涨1.4%,同比上涨4.9%。

  5月24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白条猪批发均价为19.90元/公斤,周环比、月环比、年同比全部大幅上涨。上周,新发地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583.43头,比上上周的1549.14头增加2.21%。去年同期,新发地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685.71头。

  自5月中下旬起,生猪养殖进入全面盈利期。今年以来,生猪养殖饲料玉米、豆粕成本分别从1月第1周的2.76元/公斤和4.27元/公斤降至5月第4周的2.54元/公斤和3.75元/公斤,同比分别下跌13.0%和16.7%,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出栏一头120公斤的育肥猪,平均养殖成本为15.5元/公斤。综合来看,生猪养殖全行业在5月份中下旬进入全面盈利期。

  猪价缘何反弹?朱增 勇表示,主要是因为供需形势改善。

  从生产端看,在市场引导和产能调控共同作用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自去年起持续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0850万头,环比减少5.9%,同比减少5.2%。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19455万头,同比下降2.2%;猪肉产量1583万吨,同比下降0.4%。1月份至4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10938万头,同比增长2.3%。从出栏活重看,虽然高于上年同期,但环比小幅下降,说明中大猪存栏量有所下降。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带动生猪生产适应性调减,生猪供应过剩局面基本上得到扭转,供求基本上实现平衡。从猪肉进口来看,1月份至4月份,肉类及杂碎进口222万吨,同比下降12.6%。其中,猪肉进口34万吨,同比下降48.4%,猪肉单月进口降至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猪肉进口大幅下降,冻品库存也逐月减少。全国猪肉供需关系5月份开始明显改善,带动猪价5月中下旬开始明显反弹。

  对于这轮猪价上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近期能繁母猪存栏量比前期有所下降,但并没有下降到缺猪的程度。刘通表示,猪价上涨可能与养殖场部分惜售有关。生猪供应过剩的局面基本上得到扭转,肉价回升到养殖场摆脱亏损的水平,但上涨空间可能不会很大。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17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一场讨论时说:“我们希望并且正在争取为乌克兰赢得更多支持。我们希望一些伙伴、盟友向乌克兰提供坦克。”

  打完第4针后,小沂已在1月15日和家人一起回到台湾。临行前,她给周新龙和护士们分别留下纸条——“谢谢您的照顾”“谢谢你们的照顾”。

  首先是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不断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在提升本地自主保障能力的同时,促进产销衔接,强化主产区和主销区之跨区合作,共担保供稳价责任。产地采购、道路运输、终端配送各环节保通保畅。健全成品粮油、猪肉、北方城市冬春耐储蔬菜等储备并充实在库,增强储备调节能力。

  黄心宇表示,医保谈判继续支持重点领域药品进入目录,包括国产创新药、新冠治疗药、儿童用药等重点领域疾病,肿瘤罕见病等重大疾病,以及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疾病。“这些药品进一步被纳入了目录,补齐了目录的短板,提高了保障水平。”

  英国中华艺术中心主任毛埴鋮作为旅英侨胞代表列席了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毛埴鋮说:“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随着中国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海内外人员交流和贸易合作更加便利,海外侨胞将积极把握时代机遇,运用广大海外资源与自身优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国内企业与海外华商合作,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互鉴,让这条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人类的‘幸福路’更加繁荣、更加宽广。”

曹依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