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数达去年同期23倍!这种病卷土重来了?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18 04:42:16

  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邵萌)今年以来,我国百日咳发病数明显上升,“百日咳再现”一度登上热搜。国家疾控局公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百日咳发病数为32380例,这一数据,是去年同期发病数的近23倍。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疾控部门的关注。“当前我国百日咳防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在3月16日召开的“2024年疫苗与免疫大会”上如是说道。

  百日咳这个“古老”的疾病,似乎卷土重来了。

  人群普遍易感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该病病程较长,典型病例可表现为持续2-3个月的咳嗽,故称为“百日咳”。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向中新健康介绍,百日咳感染初期可能表现为发热、打喷嚏、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这也导致百日咳比较容易被漏诊。“咳嗽如果总是不好,尤其是咳嗽症状越来越重的情况下,一定及时就医。”他提醒道。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 年版)》(下称《诊疗方案》),百日咳潜伏期一般为7-14天,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至出现症状后2至3周传染性最强,且人群普遍易感。

  胡洋表示,感染百日咳的病例中儿童较为多见,成人相对较少,新生儿和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属于高危人群。“他们本身气道就比较狭窄,等到出现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的时候,如果治疗不是太及时,可能会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发病率为何明显上升?

  实际上,不仅在我国,全球多地区的百日咳发病率都呈现升高趋势。《诊疗方案》指出,由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衰减和百日咳鲍特菌变异,全球很多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发病年龄高峰从婴幼儿转移至青少年及成年人,青少年及成年人成为婴儿百日咳的主要传染源。

  受访专家向中新健康分析称,百日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能受到检测技术提高、疫苗接种后保护作用持续时间较短等多种因素影响。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介绍,百日咳约每隔2-5年流行一次,过去其传播在全球范围内被严重低估,本次流行既与百日咳进入流行期相关,也可能与主动监测下百日咳发病率会明显上升有关。但不管是何种原因,都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在胡洋看来,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还不明确,一般来说,可能与菌株变异或宿主针对百日咳鲍特菌的免疫力下降有关。

  谈及青少年及成人百日咳发病率增高的原因,赵卫分析,在过去,健康成年人群免疫力强,即便感染了百日咳鲍特菌,也常呈无症状感染或轻症状态,是家庭隐匿传播的重要传染源。“新冠疫情期间,由于民众自觉进行呼吸道的严格保护,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机会减少,客观上对百日咳鲍特菌的特异免疫也会下降,在主动监测的状态下,后疫情时期会呈现百日咳感染人群范围的扩大。”

  “考虑调整免疫规划策略”

  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仍是预防百日咳的有效手段。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应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

  “无论是疫苗接种还是自然感染,均无法产生终身免疫,但接种疫苗可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沈洪兵在“2024年疫苗与免疫大会”上说。

  他指出,自2014年以来,我国的百日咳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百日咳防控需要引起重视,国 家疾控局要开会专题研究,我们的免疫规划政策是否要调整,疫苗还需要什么改变,这些值得考

  赵卫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类百日咳症状的主动监测,及时识别青少年、成年人群中潜在的传染源,以有效阻断传播链。考虑到疫情的发生可能与人群特异性免疫力下降有关,如果疫情进一步扩大,可以对处于百日咳感染高风险的学龄前儿童进行疫苗加强接种。

  在个人防护方面,胡洋表示,疫苗大部分时候能起到作用,但并不代表它能完全杜绝感染。在接种疫苗之外,远离感染者、尽量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合理作息和体育锻炼,也是避免感染的有效手段。(完)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董事总经理梁大伟称:“2023年国际上的逆风可能相当强劲,欧美经济衰退或难避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将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精准有力,以提振中国经济复苏。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增长引擎。”

  “我们福建是著名的侨乡,多数上了年纪或长期在海外定居的旅客只会说方言。所以在旅客通关时,我们专门为老人和有需要的旅客提供乡音服务,包括福州话、闽南语、客家语等,让旅客更有回家的感觉。”福州机场边检站负责人介绍。(完)

  希望未来编写一本工具书,以兴趣为起始点,解密中国观背后的关键词,令美国青少年读者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理解,塑造比较全面准确的中国观。简单来说,就是用关键词引出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完)

  配音:王帅龙

  1月9日,呼伦贝尔市首届冰雪文化运动旅游季暨2022—2023年达斡尔冰钓季系列活动,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启幕,远古契丹民族流传至今的冬季“卓帐冰上,凿冰取鱼”一景吸引众多游客。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9日电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以下简称《竞赛规程总则》)指出,第十五届全运会竞赛项目包括游泳、射箭、田径、羽毛球、篮球等34个大项。此外《竞赛规程总则》中提到,在各项目资格赛前进行体能测试,合理设置体能测试内容、标准和方式,达标者方可参赛。

吴惠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