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宁波帮”难舍故乡情 打“飞的”送回珍贵实物档案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03 02:57:30

  中新网宁波6月1日电(林波)“这些书信、笔记、照片是我在整理岳父遗物时偶然发现的,记录的都是‘宁波帮’的一些故事,我觉得很有意义。”近日,浙江省“爱乡楷模”、宁波市“荣誉市民”陈绍华的儿子陈敏春从香港飞回宁波,将这些实物档案捐赠给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希望更多年轻人可以通过这些老照片了解“宁波帮”故事,传承好“宁波帮”精神。

  1984年,邓小平发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

  2024年是该号召提出40周年。

  回首过去,以包玉刚、邵逸夫、董浩云、陈廷骅、曹光彪为代表的“宁波帮”足迹遍布全球,在改革开放、香港回归、宁波教育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宁波中心城区,海曙区走出了闻儒根、王宽诚、吴剑鸣、范桂馥、孔爱菊、陈绍华等众多“宁波 帮”人士。

  数据显示,自1997年起,陈绍华、陈敏春父子已累计为海曙教育、卫生事业捐赠近2000万元爱心善款。

  “感觉我和父亲做了一件非常正确且了不得的大事,我会继续坚持下去。”陈敏春如是说。

  这几日,陈敏春走访了由他们父子两人多年来保持捐助的海曙区中医院、马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济中心小学等地,实地感受家乡发展的变化。

  陈敏春说:“太思念家乡了,已经5年没有回来,最近得空,我就想着一定要回来看看。”

  走在由父子两人捐建的学校操场上,陈敏春表示学校的变化很大,特别是了解到这些年学校取得的荣誉,他感到非常自豪,“孩子们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4年初,陈敏春协同FNT基金会,再次向家乡捐款100万元,专项用于鄞江镇中心幼儿园、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审视当下,在爱国爱乡的底色上,“宁波帮”精神的传承方式不断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海内外和各类乡贤情系桑梓,积极参与家乡社会治理、推动乡风文明和乡村发展等,在价值引领、精神激励、社会治理、促进和谐、助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曙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进一步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广大“宁波帮”人士、乡贤畅通渠道,同时加强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崇贤尚贤氛围,擦亮“贤润吾乡”品牌。(完)

  2023年“万里迎春归 山海竞呈祥”中印柬蒙四国迎春文艺晚会暨春节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启动后,柬埔寨国家电视台、柬单网、东盟通讯社、斯里兰卡镜报、缅甸金凤凰报、M TIME缅甸微视频制作发布中心、巴基斯坦外交视野、巴基斯坦全球新闻、尼泊尔贾纳阿斯塔周报等媒体针对相关活动进行了报道。截至1月23日,海内外媒体发布报道300余条,阅读总量超1亿人次,媒体覆盖人群超1.3亿。

  2015年起,村党支部书记魏向朝看到了民宿商机,引导村民改造自家老旧房屋,并不断完善村内道路和水电暖等硬件条件,改善村庄环境。于是,外出的村民纷纷返乡,一排排整齐的精品民宿拔地而起,农家餐馆、采摘园也应运而生。截至去年,全村共开办100多家特色民宿,年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致富。

  随时代变迁,“说春”从官方活动演变为民俗,并形成了一种特定仪式。春贴、春牛、孝春棒是必备的三件物品。春贴上印有阴历阳历、24节气、二十八宿、黄道吉日等内容。赵承忠说,春牛是一个惟妙惟肖的耕牛木雕,提醒农人及时春播,孝春棒是一根2尺4寸长的木棒,暗合24节气。在较早的时候,春倌还身背一个褡裢,用来装人们回赠的米粮。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

  春节期间,稻香村零号店推出的“福兔献瑞”系列兔年限定糕点礼盒,受到消费者热烈追捧。从小年开始,零号店门前的队伍就没断过,每天可以销售三四千份礼盒,很多人排队三小时以上只为这份九宫格糕点。为了减缓排队人流,零号店还在店外销售统装款,但仍有很多人愿意持续排队亲自挑选、装盒,感受亲手选年货点心的仪式感。

  当象征着主战场的游戏被突然抽离后,即便口头上不愿承认,主播还是会发现,除了自己涵化玩家的优势正在逐渐淡去之外,现实留给他们的选择也算不上丰美。

郑镇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