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阳绿肥还田为稻田注“营养”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17 21:03:27

  中新网永州3月27日电(谭俊杰  何艳飞)紫云英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养土能手”,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及有机质。近年来,湖南祁阳市依托红壤研究机构提供的科学依据 在当地推广“双季稻+紫云英”轮作,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

  时下,在粮食主产区祁阳白水镇绿肥还田项目区,紫云英花开正盛,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站的农业专家现场察看紫云英根瘤固氮情况,给农户翻耕时间提出科学依据。

  白水镇种粮大户杨伍桂种了800多亩稻田,三年前在农业专家指导下开始采用“双季稻+紫云英”轮作模式,他发现绿肥还田能够替代40%化学氮肥,遂降低农药使用量,土壤肥力、通透性等状况越来越好。

  “使用绿肥不仅改善了土壤,还减少了化肥使用量,让稻谷品质更好。”杨伍桂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种植普通水稻亩产稻谷500公斤,扣除成本,亩均纯收入510元,种植有机水稻亩产稻谷400公斤,加工成有机大米出售,每公斤要增加2元以上的收益,亩均纯收入逾千元,比以前翻了一番,且水稻生长周期长了,米质也更好。

  位于祁阳文富市镇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站早在1982年就开始进行稻稻绿肥轮作、绿肥(紫云英)替代化肥效果和绿肥(紫云英)稻草还田效果定位试验。

  由于紫云英根部长有很多根瘤,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氮肥工厂”,能吸收空气中的氮固定在植株体内,翻压还田后紫云英可以把氮素养分释放到土壤里,从而改良土壤结构。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站经过长期研究,已积累土壤样品超过20000份,观测研究数据达160万个,为南方稻田减化肥、减农药提供了科学依据,保障农业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我们通过长期监测和技术推广表面,绿肥还田能够提升土壤肥力使水稻单产提高4%到6%,也是保持土壤健康的关键措施。”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祁阳综合试验站黄晶说。(完)

  在他看来,这是大部分增长乏力城市“共同的命运”。“很多沿海城市,像东莞、泉州等外贸型城市,都有外贸订单流失的情况,所以外贸数据从去年七八月份到现在,每个月都在往下走,下半年可能更严峻。”他说。

  报告还指出,以直播为代表的新技术成为了文旅产业发展和突破的重要推动力。通过直播与文旅的结合,引领文旅产业经历深刻调整。未来,这种融合发展可能会带来全新的面貌,为文旅产业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前景。

  周振文一家三口都是聋人,在村里开着一家“无声洗车店”。他回忆,7月31日早上醒来后,发现水深大概有两米多,水是浑浊的,像泥土一样的颜色。

  安徽网2015年4月29日的一篇报道提到,郯庐地震带发生的最大地震是在1668年,大地震是有“免疫”作用的。一般情况下,7级以上的地震,积累时间需要2000至3000年,应力和能量释放光了,后期再发生需要很长时间。

  当导游在互联网上成为独立IP,与旅行社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甚至有部分自媒体导游成立旅行社公司,实现产业闭环。与此同时,新兴行业的规范问题浮出水面。被时代催生出来的新赛道,是否会乘风破浪稳住脚跟呢?

  赵女士的丈夫是河北白洋淀郭里口救援队中的一员,她说,1日下午,丈夫和自己家厨师一起冒雨出发,由安新县政府部门一位领导带队,和近50位船员带着50艘船前往涿州救援。2日凌晨1点后,丈夫的电话和微信就一直没有联系到,直到早晨九点多,失联许久的丈夫用别人的电话给赵女士打电话,只简单说了一句“我手机欠费了,交一下电话费”,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林宛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