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武汉共话城市水环境及水生态治理

来源: 金羊网
2024-06-01 11:00:52

  中新网武汉5月24日电 (记者 张芹)2024(第六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24日在武汉开幕。大会以“水治理:科技·产业·社会”为主题,海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务工作者等,共同探讨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与保护。

  此次大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在两天会期内,各界代表围绕数智驱动减污降碳、“三水融合”与绿色流域构建、长江大保护前沿技术等议题展开讨论。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水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柯兵介绍,2023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9.4%,长江、黄河干流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城科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会长曲久辉看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重视对隐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污水的再生利用、海水淡化以及节水措施等,以数字赋能水环境及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了更加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三峡集团在 筑牢水安全屏障的同时,创新推出城市智慧“水管家”治理模式,实现水环境治理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并连续13年开展梯级水利枢纽生态调度,有力提升了长江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韩君表示,当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三峡集团将与各方深化交流,持续加强水旱灾害治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首届长江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包括武汉市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在内10个优秀案例入选,涵盖流域治理、污水处理、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等领域。

  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彭剑峰介绍,优秀案例的评选对于长江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治理与保护具有借鉴意义。(完)

  目前,欧福蛋业共有8名董事会成员。其中,5名为非独立董事,分别为Henrik Pedersen(丹麦籍)、Jorn Frandsen(丹麦籍)、Thor Stadil(丹麦籍)、Ronald Bouwens(荷兰籍)及刘文(中国籍);3名独董均为中国籍人士。

  两岸青年同台献艺,汇元台青基地带来歌舞《恭喜发财》,台湾青年曾雍凯、厦门青年方的等两岸青年纷纷登台表演,台胞们共唱《两岸一家亲》,现场喜气洋洋。参加围炉茶叙活动的台胞们互拜早年,互道新春祝福,分享交流在湖里创业、生活、工作的点滴和新年的愿景,共叙两岸亲情。

  <strong>32岁的敖小庆出生在德国,是一名中德混血的帅气小伙子。2021年,他回到阔别15年的中国,定居上海徐汇,在树图区块链研究院担任解决方案工程师。置身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承载区上海西岸,尖端的科学研究、优美的办公和人居环境,每每让他想起新学的词语——高质量发展。“之前就听过‘高质量发展’,但这次真正回到中国,来到上海,我才更直观地理解了这个词。”敖小庆说。</strong>

  中国天气网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兔年大吉,万事如意!(策划/冯玮 设计/张莉 数据支持/张娟)

  “老人家,你有什么事需要解决的?”张邵军停下脚步,仔细询问缘由。原来老人姓徐,今年已经75岁了,前阵子刚因病动了手术,因四川老家亲人出了事故,他便急着从福州赶回去照顾。匆忙之下,他没有买到卧铺票,只能坐硬座车厢。时间一长,身子就开始吃不消了,希望能补一张卧铺票。面对老人的需求,张邵军立即找到了列车长,帮助老人补好了卧铺票,又帮助他在新车厢安顿好。

  袁海博举例说,表层智能查检装置的开发经历了四次迭代,从一代产品运行不稳定,设备性能指标不达标,到目前第四代产品,实现了单人10分钟安装拆卸、一键自检、开机即用、3分钟内排查故障、25分钟完成单舱作业、智能提示等功能。

郑馨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