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展出近百幅作品 呈现中国花鸟画传承与发展千年脉络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18 04:00:53

  中新网重庆6月16日电 (记者 钟旖)从南宋许迪的《葵花狮猫图》到明代林良的《鱼鸟清缘图轴》,从清代朱耷的《荷花鹭鸶图轴》到张大千的《荷花图轴》,再到中国当代老、 中、青三代花鸟画家的力作

  6月16日,当记者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临展厅,中国花鸟画千年发展的演变史以画作方式呈现眼前,彰显出传承有序、文脉绵延的生命张力与艺术魅力。

  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国家画院联合策划主办的“花开千年 时代意象——中国花鸟画传承与发展学术联展暨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主题创作学术邀请展”正在展出,吸引书画爱好者前往“打卡”。

  记者在现场看到,近百幅展品从宋代至当代分立单元,由古代花鸟画与现当代花鸟画两部分组成,勾画出中国花鸟画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千年历史脉络。古代部分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书画资源为依托,精选宋代至近代35件(套)馆藏花鸟画珍品,其中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6件(套)、三级文物14件(套)。现当代部分作品60余幅,均来自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花鸟画家,基本反映了当代花鸟画的创作面貌。

  “展览本身具备引领性和示范性。此次展览,通过古画与当代画家的新画搭配,具有传播时代精神和正能量的意义。”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谢小凡说,从画的品种看,花鸟画在今天呈现一定的局限性,但打破局限、永无止境地探索是艺术家们需长期坚持的课题。

  “此次展览筹备了两三年时间。”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乔宜男表示,在策展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特意把从南宋到元明清的花鸟画馆藏与当代画家作品相结合,按中国花鸟画的时代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这既是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对当代花鸟画的一种思考、一种展望。此外,展览免费对观众开放,有利于向每一位观众传递中国画的审美观,对大众审美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免费对外开放。(完)

  “外国企业对投资中国有浓厚兴趣。”《胡润百富》创刊人和首席研究员胡润日前表示,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中国市场的稳定、制造能力的创新升级持续吸引着外资目光。

  “北溪-1”号管道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卢布明,再经德国境内两条连接管道传输至德国各地及其他欧洲国家天然气管网,是俄罗斯对欧洲主要输气管道。“北溪-2”管道建成后与“北溪-1”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力争有增加;确保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力争多增产”这是今年的任务目标,要落到实处,关键在科技支撑。春耕时节,在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的麦田里,种粮大户李群正抬头望着无人机来回穿梭,为小麦喷洒化肥。通过现代化农机助力,既能按时按质按量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也能提高效率和质量,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智慧农业、有机农业转型,让农民体会到农机带来的便利,分享数字发展的“红利”,让农机在建设农业强国中大显身手。

  北青报:观众对剧中的一众配角表现评价很高,您在拍摄过程中有留下一些深刻印象吗?

  25岁的金博洋曾两次登上世锦赛领奖台,平昌冬奥会获得第四名,北京冬奥会获得第九名。新周期,金博洋再度与加拿大名帅奥瑟合作。原本他报名了新赛季的两站大奖赛分站赛,但因伤病遗憾地临时选择退赛。

  <strong>他代表了督导组</strong>

陈致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