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热点二线城市跟进!苏州也可买房落户

来源: 凤凰网
2024-06-03 04:06:14

业内预计,上半年苏州楼市或将在6月出现翘尾行情。

苏州版的楼市新政也正式落地了。

6月2日,苏州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涉及房贷利率、公积金、卖旧买新、房票、税费、高品质住宅等一系列重磅措施,即日起执行。

《通知》表示,要满足合理的住房需求,官宣了全面取消限购:在苏州全市范围内不再审核购房资格;同时,在苏州市购买或拥有合法产权住房且实际居住的非苏州户籍人员,即可以申请办理落户。

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苏州推出了个税退税优惠、契税补贴。具体为,即日起,实施换购住房个税退税优惠(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实施购房契税补贴(执行至2024年12月31日),对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给予50%契税补贴(最高不超过房屋契税计税依据的1%),对“卖旧买新”的实施分层次购房契税补贴。

在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方面,《通知》明确,取消首套房和二套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风险状况,自主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

其中,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由不低于20%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由不低于30%调整为不低于25%。购房人在所购住房城区范围内无住房的,或在所购住房城区范围内仅有一套住房且正在挂牌出售的,办理新购住房的按揭贷款时可按首套住房认定。

对于苏州市二孩及以上家庭,在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时,住房套数认定时可核减1套住房。

在公积金方面,苏州的公积金房贷利率下调已低至3%以下。《通知》显示,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二套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则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775%和3.325%。

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限额也有相应上调,个人和家庭分别提高至120万和150万;二孩及以上家庭额度上浮30%;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在读)、毕业10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及留学回国人员额度上浮50%。

在去库存方面,《通知》还明确,坚持“以需定购”,组织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房。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主体购买商品住房用于职工租住等。

尽管各项新政在今日官宣,但在支持房地产市场修复的层面上,苏州实际上早已落地了上述《通知》中的许多政策,包括房贷利率、限购等,从门槛和成本等多方面支持购房者入市。

5月17日,央行官宣取消二套房贷利率下限、下调首付比例后,苏州公积金中心同步发文明确跟进公积金相关利率调整政策,对于2024年5月18日前申请且未发放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及5月18日后申请的,执行调整后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即上述《通知》中给出的利率要求。

5月24日,苏州住建局也正式宣布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商业银行则可根据客户风险状况,自主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

很快,苏州当地多家银行就对信贷政策进行了调整,执行首套房贷利率3.25%、二套3.75%的政策,同时商业贷款首套和二套首付比例也进行下降,首套降至15%,二套降至25%。这也就意味着,5月下旬以来,苏州就已迈进了信贷最宽松的时期。

在松绑限购方面,苏州的动作则更早落地。早在今年1月底时,苏州就已事实上全面取消了限购政策,对购房面积、套数均不再限制。彼时,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就向记者表示,“现在不再进行购房资格审核,有钱买就行”。

持续自主推动各项松绑政策落地的背后,是苏州持续低迷的市场表现。

记者从当地第三方机构获取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苏州新房成交仅54套,成交面积0.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6%,近年成交首次跌破1万平方米,创下历史“五一”期间成交低位。在“5·17新政之后的一周里,苏州楼市活跃度也没有明显变化,重点项目来访情况也没有出现明显提升。

克而瑞数据显示,5月份,苏州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约23万平方米,环比减少约2成,同比降幅则超6成,较一季度月均成交也有16%的降幅;前5个月累计成交约131万平方米,同比降幅超5成。

上述机构指,苏州市场基本以刚需、刚改客群为主导,购买力趋紧已是不争的事实,加之二手房持续以价换量分流客户,也使得新房成交增长动能转弱。

不过,苏州的二手房成交也在转弱,后继乏力。据克而瑞,5月,苏州二手房成交量约48.7万平方米,环比、同比降幅均在3成左右,5个月累计降幅超2成。

苏州市场整体上仍处于以价换量的阶段。有苏州当地房地产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前在苏州市场,除了少数城投项目不降价之外,基本上所有项目都在降价,具体降价幅度根据所在区域有所不同。例如偏远郊区基本在7折,狮山核心区则为88折-93折。

上述业内人士称,相较于去年,今年市场表现更为不佳。他举例称,最近狮山有金茂和中海的各一个项目开盘,入市就开启了价格战,折扣在9折上下,而去年同期,同样在狮山核心区的一个项目配置和产品力都更低,价格相对这两个项目略高的情况下,开盘即罄。

不过,业内也对新政落地后的市场抱有期待。克而瑞认为,此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供需两端都在等待本轮新政的苏州版落地,如今随着新政落地发酵,预计上半年苏州楼市将在6月出现翘尾行情。

  (二)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必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2012年至2021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相当于少用标准煤约14亿吨,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亿吨,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2021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2012年下降12.5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到25.5%,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并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过去1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

  作为中国开埠最早的城市以及目前最大和最发达的城市,上海一直以来都是引才聚资的前沿,对全球高端人才具有强劲吸引力。上海也一直致力于构筑人才战略优势、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鼓励和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就业、创业。

  (三)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4.8%,优良天数比例上升6.3个百分点。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上升至84.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至1.2%,长江干流全线连续两年达到Ⅱ类水体,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Ⅲ类水体。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约1/3行政村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建成首批国家公园,建成首个国家植物园、种子库,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18%,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低碳、环保、高效、节能,是我们的生产理念。”山西强伟纸业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刘富彬说,“双碳”背景下,低碳节能才是主旋律。

  张磊是这个采摘园的负责人,凭借着在大城市音乐餐厅的工作经历,几年前,为了响应青年返乡创业的号召,他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搞起了音乐草莓的种植。据了解,在大棚里面放音乐,不但能震动草莓的叶片,增强草莓的呼吸功能,使草莓口感更良好,也能给采摘的客户带来一种心灵上的愉悦。

  小熊回忆道,就中国游客赴日而言,2009年和2011年是两个特殊的年份。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末,日本政府正式对中国游客开放个人单次赴日旅游签证;2011年末,日本政府正式对中国游客正式开放个人多次赴日旅游签证。“此后,中国游客赴日井喷式发展。”她说道。

魏轩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